到北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的李女士因急性腦干梗死、基底動脈重度狹窄住院,血常規檢查結果提示:血小板計數1×109/L,這意味著李女士自身止血功能嚴重受損,面臨著嚴重的出血風險,如果不及時救治,將會有生命危險,危急時刻,其管床醫生劉欣一路小跑,急忙趕往醫院獻血屋:“快,抽我的血,我是B型血!”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輸入體內,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2月13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相關資料圖)
患者急需血小板 醫生擼袖獻血
患者李女士,因急性腦干梗死、基底動脈重度狹窄入住北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內科,給予患者藥物治療后,病情一直進展,應用了特殊的抗血小板藥物后,出現了極其少見的不良反應,導致血小板減少。2月2日,李女士的牙齦不停地出血,舌兩側還伴有多發血泡,精神萎靡。管床醫生劉欣立即為患者急請會診并急查血常規,化驗結果提示:血小板計數1×109/L(正常值100~300×109/L)。這意味著,患者自身止血功能嚴重受損,面臨著嚴重的出血風險,已經有自發性出血,如果不及時救治,患者會有生命危險。此刻,最緊急就是:立即配血,盡快輸注新鮮血小板。但新鮮血小板不常規制備,在這萬分緊急之際,劉欣醫生帶著家屬直奔醫院獻血屋。
李女士為B型血,而當天在場的家屬都不符合獻血條件。正當全家人一籌莫展之時,劉欣毫不猶豫地挽袖上前說:“我是B型血,抽我的。”
“嘀嗒,嘀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在輸注的過程中,看著家屬緊張焦慮卻又充滿期待的面容,劉欣也松了口氣。
“在緊急協調的血小板還未到的情況下,因為有了劉欣,在出現緊急情況的30分鐘內,順利地輸注到患者李女士體內,緩解了患者嚴重出血的風險。”神經內科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張景華稱。
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輸入體內
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12時50分,血小板順利輸注完畢。劉欣獻了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13時30分,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牙齦及舌出血癥狀也得到了緩解。
在接受完治療后,患者女兒來到神經內科醫生辦公室向劉欣表達感激之情:“劉醫生,謝謝您,為了我媽媽的生命挽袖獻血,感謝您的‘雪中送炭’。”
捐獻血小板對身體有一些影響,劉欣清楚這些,可他仍堅持要捐獻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提起感人的舉動,劉欣說:“救死扶傷是每個醫生的天職,每個醫生都會這樣做的。患者的命比我的血重要。”他表示,患者放心把命交給自己,自己為患者獻血屬情理之中,何況還是救命的血,再遇到這樣的事,還會這樣做。
當天獻過血后,劉欣仍然走進手術室準備進行下一臺手術。同事們都勸他回家好好休息,他卻說:“已經安排好的手術怎么能暫停?患者還在等我,我不能缺席!”
記者了解到,患者目前經過治療后,病情穩定,血小板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