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21日,時至春分,乍暖還寒。渾河岸邊,一群少先隊員在一位穿著迷彩服的大哥哥的帶領下,一手拿著黑色垃圾袋,一手拿著小鏟子,用力地清除殘存在岸邊的垃圾……經了解,這位穿著迷彩服的青年叫宋世輝。
宋世輝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是一個“公益達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1992年出生的他,大學畢業后就選擇了自主創業,一邊參加演出活動,一邊輔導孩子們學習音樂,引導他們向上向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近年來,在“文明出行”“光盤行動”“保護母親河”“垃圾分類”“學雷鋒從點滴小事做起”“對家庭暴力說不”等眾多公益活動中,人們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義務走進學校宣講雷鋒精神,先后被60余所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他的事跡受到了央視《黃金100秒》欄目的關注,并受邀參加節目錄制。遼寧廣播電視臺教育青少頻道以宋世輝到農村小學支教的故事為原型,拍攝了15分鐘公益短劇《“音”為有你》。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他先后榮獲了遼寧省優秀少先隊校外輔導員、沈陽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最美沈陽人”等榮譽稱號。
2021年,宋世輝被聘為“和平區城市文明巡訪團團長”。在全市開展的“文明城市啄木鳥”活動中,為了方便隊員能夠將巡訪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傳,他組建了“和平區城市文明巡訪團”微信群。每一次巡察,他都精心籌劃,組織隊員找準巡訪點位,發現問題,通過“隨手拍”提供鮮活的第一手素材,促進相關部門解決問題。他說:“城市文明關系到你、我、他,容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當兒戲。只有精心把工作任務完成好,才對得起‘城市巡訪員’這個稱號。”
文明交通不僅關乎城市的形象,更關系到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深諳此理的宋世輝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們,走進警營,通過交警以案說法和觀看模擬交通事故現場,提高學生們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識。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提醒學生家長“按燈行走、按線通行”,駕車行經斑馬線時要主動禮讓行人,確保交通安全。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呂良德)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