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技能競賽與師資培訓科老師楊登輝(左一)在指導學員。新華社記者 周穎 攝
新華社廣州2月25日電(記者周穎、李嘉樂)輔導學生競賽、調研一線產業、完善建議內容……全國兩會前夕,在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的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廣東省選出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楊登輝“見縫插針”式接受記者采訪,“一有機會,我就想為技能人才多發聲。”
外形干練、說話沉穩,今年26歲的楊登輝是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技能競賽與師資培訓科老師。
“中國制造要實現轉型升級,一方面依靠尖端科學家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和裝備,另一方面也靠千千萬萬的能工巧匠,將創意和想法‘落地’為精密產品。”在楊登輝看來,他的特長屬于后者。
1997年,楊登輝出生于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從小就喜歡手藝活。初中畢業后,他選擇深圳一所中職院校讀書。那時,他便是數控銑技術能手。
數控銑技術是操作數控銑床以去除材料的方式來制造零件的一種技術,廣泛應用于制造業。“手機鋁合金邊框就是用數控銑床加工一體成型的,塑料杯子模具、汽車零部件等都要用到數控銑技術。”他說。
得知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近年來一直在培養能夠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頂級技工,在讀完中職后,楊登輝又報考了該學院,繼續鉆研數控銑技術。
數控銑人才要會用電腦繪圖,對零件加工進行程序編程,再用機床加工。通過對尺寸的控制,使得零部件達到特別高的精度。在操作過程中,操作者對機器精準操控程度、對零件結構熟悉程度都會影響零件的最終精確度。
從訓練到參加省賽,再到參加國賽,經過重重闖關,2017年,楊登輝代表中國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年僅20歲的他奪得數控銑項目金牌,并獲國家最佳選手獎。這項大賽每兩年舉辦一屆,有“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美譽,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賽事。
也是在那場比賽后,他決定留校擔任老師,“我希望將自己的技能、比賽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讓他們也能有一技之長,用技能服務社會。”
任教以來,楊登輝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有不錯的成績。2019年、2022年他指導的學生,分獲兩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金牌,實現該項目自中國參賽以來首個四連冠。去年他帶班的學生中每人收到的企業錄用通知書都多達十幾份。有的學生一畢業年薪就能達到15萬元到20萬元。
如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楊登輝又將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為他履職的關鍵詞。
在楊登輝看來,技能人才是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技工教育是服務技能人才的重要平臺。目前技工學校學生實訓的器材、設備設施所需投入費用大,許多技工院校經費投入存在不足,他建議政府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支持與投入,為產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我相信,隨著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專業領域不斷追求進步,中國將涌現越來越多的能工巧匠。”楊登輝說。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