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銀華基金2023年二季度策略會在線上召開。對于半導體投資策略,銀華集成電路基金經理方建表示,要牢牢把握半導體行業國產化機遇,尋找國產化龍頭公司,同時適時擁抱周期機會。
方建表示,半導體行業充滿活力、市場空間很大,能夠孕育出大市值公司,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行業。我國的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長快,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有望越來越高。從半導體市場的三個主要環節來看,封裝測試方面已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但在芯片設計和晶圓制造方面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方建認為,半導體作為一個重要且成熟的行業,周期性非常強。雖然全球半導體市場在穩步向上,但增速波動較大。通常,半導體行業的周期在3到5年,向上的周期一般是1.5年,向下的周期可能更長一些。由于半導體周期的力量非常強,在向下周期中很難尋找投資機會。目前所處的這輪向下周期,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可能見底。
半導體國產化是當前重要的投資機會。近年來,半導體國產化一直是向上的。半導體國產化率在2018年7月后開始快速增長,且提升空間仍很大。同時,中國不存在半導體行業認知的障礙,國產化的成功率很高。如果企業有機會進入產業鏈不斷迭代,就會有成功的可能。
據此,方建概括了在不同市場周期中的半導體投資策略:在半導體向下周期中,要牢牢把握國產化,賺公司業績成長的錢;在半導體向上周期中,要兼顧周期機會,尋找同時受益于國產化和向上周期的品種,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至于如何尋找半導體行業的優質標的,方建給出了兩個思路。
其一,把握半導體國產化機會,龍頭公司的確定性相對更強。這是因為半導體行業的馬太效應很強。半導體行業的最大成本是流片成本,如果沒有規模效應,成本就會被極大拉高。同時,這也意味著引進新供應商的風險更高。也許新供應商可以提供更低的價格,但如果生產線出現問題,帶來的損失更大。
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馬太效應也在逐漸凸顯。2018年開始,國內的半導體下游把供應鏈向本土企業開放。經過幾年的發展后,每個領域中都已浮現出了多家頭部公司,供應鏈的壁壘又慢慢重新恢復。
其二,兼顧周期向上的機會,需要關注設計股。現在A股市場中與半導體周期相關的主要集中在設計股,可以在周期向上時,從中尋找兼顧周期和國產化的標的,做到攻防兼備。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