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全能源發布2023年半年報,根據報告,公司內蒙古包頭一期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于2023年6月實現達產,自此公司名義產能躍升至20.5萬噸。自大全能源2011年成立以來,公司緊密圍繞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以持續地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為支撐,充分發揮低成本能源優勢和地處硅產業基地集群的優勢,專注于高純多晶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努力,現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之一,并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資料圖片)
綠色經濟推動多晶硅需求
在全球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保護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綠色經濟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關注的焦點。在全球降低碳排放達成共識、綠色經濟和綠色能源的引領下,節能環保已成為全球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而太陽能則是新能源中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具有發電效率高、成本低、無污染等優點,近年來得到了快速推廣和應用。
目前,全球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50年實現全球碳排放凈零目標后,太陽能的開發和利用將成為一種主要能源,占據能源供應總量五分之一,同時,光伏發電的累計裝機量將達到2020年的20倍以上。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高純多晶硅,主要應用于光伏行業,處于光伏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多晶硅經過熔化鑄錠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別做成多晶硅片和單晶硅片,進而用于制造光伏電池。根據業內專業人士分析,隨著國內企業技術水平提高以及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加大,我國光伏產業正逐步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多晶硅作為關鍵材料之一,其市場需求也將不斷擴大。并且,隨著國內多晶硅產能逐漸擴大,下游光伏產業對多晶硅提出更高要求,致多晶硅需求逐步向更純更高更優質量的多晶硅發展,這也使得高純多晶硅具有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順勢而為,借勢而進
大全能源憑借精準的市場需求和趨勢預測,提前規劃新產能建設,加速項目落地,通過擴大產能,一方面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保持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規模化生產可以有效地降低多晶硅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根據公司半年報數據,內蒙古包頭一期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于2023年6月實現達產,自此公司名義產能躍升至20.5萬噸。此外,內蒙古二期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也于2022年底啟動。目前,項目在有序建設中,預計將于2023年底前竣工并正式投產,屆時名義年產能將達到30.5萬噸。據某證券分析師分析,隨著光伏下游行業需求和采購量的逐步恢復,提高產能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業績增量,同時也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約65.17萬噸,大全能源對應期間的多晶硅產量為7.92萬噸,占國內多晶硅產量的12.15%,規模在業內處于第一梯隊。
大全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內蒙古一期項目達產后將在產量、品質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踏上一個新的臺階,公司將以先進的設備及工藝技術、安全環保水平、數字化管理及制造能力、生產運行指標,積極降本增效,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如工業硅粉、直接人工、動力以及折舊等制造成本所構成。因此,在多晶硅生產環節,對原料進行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生產能耗是至關重要的。公司始終堅持“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持續改進工藝。通過不斷改良多晶硅生產工藝技術,最大程度實現能源使用的集約化,降低單位產品的能耗和原材料單耗,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毛利率。
目前,公司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電力、水等能源,以及硅粉等材料的單位消耗量均遠優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所統計的行業平均水平,這得益于規模化生產的成本優勢,實現較低的電力消耗和原材料消耗,從而使公司具備了低成本競爭力。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產穩定,內蒙古一期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爬產順利,完成多晶硅產量79,154.04噸,同時,公司持續加大銷售力度,實現銷量76,833.25噸。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7%以上,基本滿負荷生產狀態。公司產品生產過程中電力、水等能源,以及硅粉等材料的單位耗用均遠優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的行業平均水平,較低的電力消耗和較低的原材料消耗使公司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通過實現較低的電力和原材料消耗,公司成功實現了低成本競爭,從而保持了產品的盈利和競爭力,為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據某證券分析師預測,隨著公司規模效應的顯現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公司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造勢而起,乘勢而上
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公司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據悉,大全能源已掌握高純多晶硅的核心制備工藝,在精餾、冷氫化、三氯氫硅還原、尾氣處理、產品破碎篩分等工藝流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公司的核心技術在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還原爐啟動技術大幅縮短了啟動時間,提升了還原爐在線率,提高了裝置產能;多晶硅還原爐參數配方及控制技術、三氯氫硅除硼磷技術更是有效地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多晶硅生產裝置余熱回收技術,能有效降低產品能耗;晶硅生產廢氣深度回收技術和共同研發的硅渣回收利用技術,將廢氣、廢渣回收利用,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多晶硅破碎、篩分技術,多晶硅產品自動包裝技術,滿足了不同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提升了勞動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
隨著單晶硅片用料、單晶硅片生產成本的降低及單晶產品效率的提高,單晶技術的性價比逐漸凸顯,逐步成為行業主流技術路線。隨著國家對光伏產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單晶硅片以其優異性能在市場上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和規模優勢。公司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和新項目的投產,單晶硅片用料的產量占比逐步提高。目前,公司單晶硅片用料產量占總產量比例已達到99%以上,并已實現N型高純硅料的批量供給,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由于公司產品在質量、專業技術及服務響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因此,得到客戶高度認可,并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和良好的業界口碑。在全國范圍內擁有眾多優質客戶,主要包括國內知名企業如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環、上機數控、美科、高景太陽能等光伏行業領先企業,并與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同時,公司也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肯定,獲得多項榮譽,如國家發改委認定的“光伏硅材料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信部等部門認定的“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入選工信部“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的“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專利數278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243項,境外專利2項。
有專業人士表示:隨著下游市場對光伏產品需求增長及行業集中度提升,公司將憑借領先技術優勢和成本控制能力,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