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腳踝骨折?
腳踝骨折臨床上常稱為踝關節骨折,包括內踝、外踝、后踝和前踝骨折,根據解剖區域還包括Pilon骨折和距骨骨折。
踝關節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組成,包括內踝、外踝、后踝和前踝,踝關節的解剖區域還包括脛骨端和距骨。其中,脛骨遠端關節附近的粉碎性骨折被稱為Pilon骨折,距骨骨折則是全身最容易發生骨折而又不愈合的四個部位之一,并容易出現缺血性壞死。
踝關節外傷后,患者出現踝部疼痛、腫脹,皮下可出現瘀斑、青紫,不敢活動踝關節,不能行走。檢查可見踝關節畸形,內踝或外踝有明顯壓痛,并可有骨擦音。
根據外傷史、踝部疼痛腫脹畸形及X線、CT表現診斷骨折可明確診斷。而經X線或CT檢查未發現骨折,可進行踝關節磁共振檢查,可明確踝關節周圍組織損傷,如側副韌帶、脛腓聯合韌帶。其主要手術指征是踝關節關節面受累,骨折不穩定,同時手術治療可以早期活動,有利于功能康復。
腳踝骨折是什么感覺?
踝關節骨折通常是由于扭傷、砸傷等造成,如果想從感覺上判斷是否骨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受傷時的力量,力量越大骨折的可能性就越大,還有一些患者受傷當時就可以聽到明顯的咔嚓聲音,這種情況骨折的可能性更大。2、患者的主觀感覺,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動程度、是否還能夠站立行走。3、觀察腳踝的外觀,輕微的損傷腳踝可能腫脹的不明顯,嚴重的骨折腳踝可能會迅速腫脹,以至于快速出現畸形。即使是很嚴重的外傷也可能不存在骨折,因為不能排除韌帶損傷、關節脫位,判斷骨折最準確的方法還要進行正規的X光片檢查。
關鍵詞: 什么是腳踝骨折 如何判斷是否骨折 腳踝骨折是什么感覺 嚴重的骨折腳踝可能會迅速腫脹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