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位于沈陽鐵西區的中國沈陽工業博物館,是很多沈陽人和外地游客喜愛的特色文化“打卡地”。2月23日下午,35家企業代表受邀走進工業博物館,通過深入考察與交流,為博物館提升改造獻計獻策。
鐵西區有著深厚的工業文化積淀,區內眾多企業都是傳承中國工業精神的重要載體。工業博物館如何更好地升級改造?企業頗有發言權。本著“開門辦館”的原則,博物館攜手沈陽市記者協會,邀請到35家企業代表前來參觀考察并座談交流。參觀過程中,企業代表深入了解了工業博物館展陳背后深厚的中國工業文化底蘊,進一步領悟共和國工業奠基地和英雄城市的內涵,感受工業文化為當代社會提供的豐富精神滋養。
在座談會上,企業代表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對工業博物館展陳提升改造充滿了期待。沈陽機床沈陽第一機床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黎先東提出,要大力展示“新時代十年”相關內容,圍繞“技術和糧食一樣,靠別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的精神,著力展示近十年來我國工業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沈鼓集團高級顧問劉勝民建議,要加大館內聲光電設備的使用,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以數字化“激活”展品,并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多管齊下構筑起游客與文物的情感聯結,提升參觀體驗。
工業博物館館長王榮巍介紹,按照省市相關部署,鐵西區計劃圍繞工博打造“全國第一工業博覽區”。這不僅是遼寧紅色“六地”之“共和國工業奠基地”的新地標,也是向全社會宣傳工業文化,弘揚工業精神的重要窗口。同時,工博正在面向社會開展文物展品征集活動,張開雙臂迎接全社會關注工業文化的友人。歡迎各大企業多參與到工博建設中來,為博物館提供更多有特色、有故事的產品和歷史資料,共同攜手講好中國工業故事,傳播好中國工業精神。
長期以來,工業博物館堅持“開門辦館”理念,激發了創新活力,釋放了內在潛力。這次座談會就是一次文博與企業跨界合作新方式的積極探索,推動工業博物館和企業實現共贏,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中國沈陽工業博物館也希望社會各界對博物館的升級改造給予持續支持,共同打造好這張沈陽“英雄城市”工業精神金名片。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彩麗)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