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們將推出‘清前歷史展’‘故宮有戲’等多項主題活動,提升觀眾參觀體驗,豐富群眾假日生活。”4月24日,沈陽故宮博物院副館長蘇陽介紹了沈陽故宮在即將到來的假日期間活動安排。
清前歷史展
地點:八旗亭
(資料圖)
明萬歷十一年(1583)至清順治元年(1644)是清朝在東北地區奠基發展的階段,習慣上稱為“清前史”。沈陽故宮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歷史遺跡之一,也是目前收藏清前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清前歷史展”是沈陽故宮博物院重要的常設展覽之一。近日,該展覽改陳升級,展廳改為十王亭建筑群中的八旗亭,通過近70件文物,詳細介紹八旗制度創立、多民族共治政策構建、滿蒙漢多民族融合等歷史內容。
故宮有戲
地點:戲臺
沈陽故宮戲臺建于乾隆四十六至四十八年(1781-1783),為院落式建筑群,專供清帝東巡期間賜宴和賞戲使用。“五一”假期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推出“故宮有戲”主題活動,其中,4月29日10時30分至10時45分,沈陽京劇院將演出折子戲《貴妃醉酒》;5月3日10時30分至11時,沈陽評劇院將演出折子戲《打金枝》。屆時,演員將在戲臺廊下“扮戲”,觀眾可近距離感受抹彩勾臉、勒頭貼片、穿戴頭面等專業扮戲過程。
非遺展示
地點:戲臺回廊、“文韻故宮 永福在茲”文創景觀
邀請掐褶紙藝、版畫、布貼藝術、旗袍刺繡四位非遺文化傳承人進行現場展演、展銷活動。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制作并銷售非遺產品,以活態展示的形式呈現非遺項目的精彩,盡顯非遺文化魅力。
此外,觀眾可在“文韻故宮 永福在茲”文創景觀處親手拓印源自沈陽故宮清寧宮內乾隆御筆“萬福之源”匾額中的“福”字,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祈福納祥。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劉海搏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