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綜合報道 近日,多地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陽性抗原,稱“二陽”了。同時,一些地區出現新增的XBB.1.16變異株病例。
(資料圖)
這是否意味著疫情第二波高峰即將到來?最近“二陽”的人真的很多嗎?都有哪些癥狀?“五一”假期將至,這是否會加速大規模的二次感染?接下去是否要囤藥?針對這些問題,多位專家進行回應。
新冠疫情第二波高峰即將到來?
繼去年12月首波新冠感染高峰已過去約4個月,第二輪大規模感染真的來了嗎?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4月20日,全國各省份報告的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數為2661例,陽性率為1.7%,較前兩周數據有所增加。不過4月以來,每日檢測陽性數均在3000例以下。從全國發熱門診就診人數看,近兩周呈下降趨勢,4月20日為23.6萬人次,較去年12月底的峰值下降了91.8%。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4月以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一直維持在1%以上,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此前一個月,這一數據一直維持在1%以下,在4月6日超過1%,重新回歸2月水平。
此外,據中疾控最新通報,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我國共監測到42例XBB.1.16變異株。新增變異株是否會導致二次感染?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XBB.1.16變異株相較之前的毒株多了一些變異位點,從而導致其免疫逃逸能力、傳染性更強。“但對于已經在去年12月、今年1月感染過的人群,其體內抗體還處在較高水平,所以目前來看二次感染的風險較小”。
“但距離上次感染已經超過半年時間左右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這部分人群抵抗力下降得會更快,發生二次感染的風險也會增加,尤其是面對XBB.1.16這種免疫逃逸能力強的毒株。”李侗曾補充說,但是引起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另外,李侗曾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二次感染的風險會逐步增加,但也不會像第一次那樣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會像此前那么明顯,可能會呈現一個較緩的波峰”。
李侗曾認為新冠目前正在走向流感化。“在一些人群當中會反反復復地出現散發病例,到了冬春季發病率可能會增加,這些都符合流感的一些特點。”
最近“二陽”的人真的很多嗎?
最近這幾天,全國多地網友曬出新冠病毒抗原檢測結果,稱自己“二陽”了。
還有不少網友稱,參加完上海車展后,新冠檢測呈陽性。
深圳網友小軒(化名)表示,4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車展參加相關活動后,開始出現身體不適,有畏寒、咳嗽等癥狀,4月23日新冠檢測結果為陽性。
一位杭州的女網友稱,男朋友在4月17日至19日參加完上海車展活動后感染,4月20日高燒不退。4月21日,她也被傳染了,出現咳嗽癥狀,當晚抗原檢測呈陽性。這位女網友表示,她和自己的男朋友都是首次感染。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稱,該院近日檢出的陽性感染者,主要是首次感染,“二陽”感染者很少。這可能與上一波高峰后感染者體內仍有抗體有關。但從歐美國家經驗來看,二次感染仍有發生概率,約為3%至30%。
北京、上海等多家醫院的醫生也表示,近日檢出的陽性感染者主要是首次感染,“二陽”感染者的實際比例非常低,仍屬于零星散發狀態。
如果“二陽”了,都有哪些癥狀?
多地網友稱,自己“二陽”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拉肚子等,癥狀較第一次相對較輕,沒有出現38.5℃以上的高燒,以及“水泥鼻”“刀片嗓”等情況。
對此,李侗曾表示,“原則上‘二陽’癥狀會輕一些,仍以上呼吸道感染、發燒咳嗽咽痛等為主,約3天后體溫正常。”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黨雙鎖則表示,本身身體情況差的人,老人、慢性病患者、兒童等,癥狀不一定會更輕。
“五一”假期將至,這是否會加速大規模的二次感染?
天氣轉暖,周圍戴口罩的人數逐漸減少。五一假期在即,親友聚會與出行人數逐漸增多。這又是否會加速二次感染?
“確實會增加感染風險。”李侗曾直言,但主要還是針對此前沒有感染過或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來說。李侗曾表示,這部分人群保護能力較差,“五一”出行期間感染風險較高,呼吁這類人群在“五一”出行時做好個人防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五一”假期人員流動的增加最多造成疫情的小幅上升,國內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規模流行的土壤或條件。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表示,大家可以在注重防護的基礎上放心旅游。感染過新冠的人群會產生保護,但未感染過新冠的人群仍有一定比例,建議戴好口罩,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腫瘤、嚴重高血壓、過敏性紅斑狼瘡的人群。老人因免疫力略低,也建議佩戴口罩,勤洗手。
接下來,是否要囤藥?
4月20日,張文宏在某論壇上呼吁“做好藥物儲備應對二次感染”。
他表示,應對新冠二次感染,需關注脆弱人群,不斷地監測、預警,做好藥物儲備,對任何變異株的到來做出快速反應。并建議脆弱人群在6個月以后再次接種疫苗。
李侗曾此前曾表示,對于普通人而言,適量儲備一些對癥治療的藥物即可,如解熱鎮痛、止咳化痰藥物、抗原試劑等。抗病毒的藥物更應該由醫療機構來儲備,并且應當提前儲備。
他還強調,無論是已經發生過感染的人群還是已經接種疫苗的人群,半年后抗體水平會下降,感染風險會有所增加。因此,接種第四針加強疫苗對于加強抗體水平仍然有重要作用。
李侗曾表示,目前推薦的疫苗接種組合仍然是異源接種,其中國產mRNA疫苗和4價重組蛋白疫苗有針對奧密克戎的抗原成分,因此對奧密克戎的防護作用會更明顯。“對于老人,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人,因為其本身年齡在增長,基礎疾病也在發生變化,所以不管是二次感染還是多次感染,都有發展成重癥或危重癥的風險,這部分人尤其要提高防護”。
但補種疫苗也有時間限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蔡衛平提醒,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新冠高峰時期的感染者,暫時無需接種疫苗;至今未陽的人,最好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新冠逐漸從引起大規模爆發的傳染病變成了可能散發的呼吸道傳染病,逐漸走向流感化。未來新冠疫苗開發的幾個要點包括廣譜/多價疫苗,快速疫苗株構建/疫苗生產管線、原型疫苗審批/批簽發、鼻腔/吸入方便高效投遞、發病/職業高危人群使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