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在位于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新村鎮白郢村的平安產險“鄉風文明100行動”第500個黨建共建點,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將第15萬張鄉村振興卡交到一位村民手中。鄉村振興卡,是平安銀行聯合中國銀聯推出的惠及廣大農村居民的銀行借記卡。該卡不僅對村民免工本費、賬戶管理費和短信通知費,還提供人身意外保險、免費線上問診服務以及購藥券等福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金融時報》記者近日從平安集團了解到,接續聚焦產業振興、健康振興和教育振興的“三村工程”,中國平安正深入推進保險、金融、醫療健康“三下鄉”項目,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
保險方面,平安產險相關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蘆蒿產業是新村鎮重點發展產業,平安以“保險+”推動產業發展,啟動“振興保”模式,為助力新村鎮實施蘆蒿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實施,開發了“蘆蒿產業一二三產綜合保險”。未來五年,新村鎮蘆蒿基地蘆蒿產業綜合保險預計將為當地蘆蒿產業提供10.1億元風險保障。另外,為了讓保險惠及更多偏遠鄉村,中國平安通過“徽康保”補充醫療保險為阜南縣白郢村返貧監測戶提供健康保險,惠及超800名村民。
金融方面,為解決蘆蒿種植技術規范化、標準化程度不足等發展難題,中國平安發揮綜合金融與科技優勢,以三大創新惠農舉措,在阜南縣打造了中國平安數字蘆蒿產業示范基地。一是定制惠農金融服務。除發放鄉村振興卡以外,平安銀行為當地農戶量身定制了蘆蒿產業“惠農貸”,通過專項額度,以種植面積、歷史數據作為收入依據,授信支持種植農戶,首期授信1000萬元。二是進行“金融+科技”產業幫扶。平安落地“振興保”產業幫扶項目,并與當地政府共同組建技術創新中心支持發展。發揮星云物聯網平臺、衛星終端優勢,應用衛星通信傳送經授權的物聯網設備采集的數據,把數據接入到平安銀行星云物聯網平臺,構建“上有衛星、中有數字村平臺、下有物聯網設備”的數字農業服務體系。當地農戶足不出戶,便可在“數字村”小程序實時獲取蘆蒿基地監測數據,賦能蘆蒿產業數字化轉型。三是引入成熟的致富帶頭人培訓機制。平安銀行邀請農業專家定期對蘆蒿農戶進行專業指導培訓,首期有30位學員參加培訓;平安產險聯合地方機構開展“科技強農、助農增收”線上公益直播帶貨,打通農產品銷售綠色通道“最后一公里”。
醫療健康方面,為提升鄉村醫療服務能力水平,中國平安落地“平安好醫生”現場義診服務,為白郢村村民提供血壓測量、血糖檢測、針灸推拿等服務,惠及超100名村民。同時,借助平安健康互聯網醫療平臺,實現“數字醫療下鄉、智慧健康上門”服務。另外,平安還與新村鎮白郢村村委會建立了黨建共建點,聚焦保險保障、醫療民生、黨群服務、基礎設施升級等板塊,以保險、金融、醫療健康“三下鄉”為抓手,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