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單獨兩孩政策_單獨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 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單獨兩孩政策_單獨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 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單獨二孩政策(單獨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
制圖:韓力
(資料圖片)
2016年3月16日,32歲的陳鵬飛(左)一家四口在北京私立醫院北京五洲婦女兒童醫院的套房病房里合影。五天前,這個小家庭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潘松崗/人民視覺
“是一件小棉襖。太溫暖了!”不久前,年輕的鄭州婦女張穎迎來了她的第二個孩子。她高興地告訴記者,“小棉襖”是在普遍二孩政策下誕生的。
普遍二孩政策于2015年10月發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這一關乎全國家庭,尤其是約9000萬育齡婦女的生育政策,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后,人口政策的又一次調整。
在普遍二孩政策實施6年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黨組書記王培安在一份提案中指出,在低生育水平下,中國將繼續保持人口增長下降的趨勢,這是中國人口發展的正常規律。但如果規模下降過快,會加劇人口結構性矛盾。而年輕人不愿意、害怕、不會生、窮的問題更為突出。
從“只能生一個”到“可以生兩個”
建國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的人口與生育政策經歷了十余次調整。
20世紀50年代,由于社會穩定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中國迎來了之一波人口快速增長。1962 -1973年自然災害結束后,中國迎來了又一個出生高峰,出生人口總數一度達到3.2億。
1971年,為了減緩當時過快的人口增長,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此舉被認為是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的真正起點。到1978年,全國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計劃生育機構和運行模式。當時有兩個口號:一個是“晚、稀、少”;另一種是“一個很多,兩個剛好,再來三個”。次年召開的全國計劃生育工作會議上,生育政策相關文件內容由“最多兩個”改為“更好一個”。至此,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實施。
1982年12月4日,計劃生育被寫入新修訂的憲法,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此后,中國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有一些微調,如放開“二孩政策”,在一些省份的農村實行“一孩半”政策。30多年來,中國人口發展出現重大轉折: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但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口紅利面臨逐漸消失的風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首次出現下降,當年減少345萬人。但60歲及以上人口為20243萬人,占總人口的14.9%,被學界認為比例較高。
因此,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即單獨二孩政策)。
2014年,受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光洲率團研究論證逐步實施普遍二孩政策的可行性。在他看來,當時探索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是決策層在對國內人口形勢和人口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和判斷的背景下做出的人口發展戰略調整。它不僅符合人口發展的客觀規律,也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期望,對改善我國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一年后,普遍二孩政策宣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減少的背景下,普遍二孩政策積極順應群眾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
孩子有伴,家長安心。
根據 ***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允許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即允許生二胎而不是二胎。比如已經生過雙胞胎的夫妻不能再生育。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袁心靜指出,即便如此,當時的普遍二孩政策中仍有9000萬育齡婦女,主要分為兩個群體,一是“非獨”和“非獨”夫婦;另一種是農村之一個孩子是男孩的夫妻。其中符合政策的農村育齡婦女約占60%。
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為確保立法盡快與普遍兩孩政策相銜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原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莊強調,修訂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實施之日,就是全面兩孩政策在全國正式實施之時。之前,各地各部門要嚴格依法行政,不能“一哄而上”。
修訂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普遍二孩政策正式入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認為,此舉為實施普遍二孩政策提供了法律遵循,積極穩妥地實現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歷史性轉折。
2016年1月5日,一項與人口生育政策相關的新制度公布——《 *** 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普遍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提出我國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對生育兩個及兩個以下(含兩個)的,不再進行審批,由家庭自行安排生育。這是我國實行生育許可證制度多年后,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一次重大變革。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實施普遍二孩政策后,與2012年至2015年年均1654萬的出生率相比,2016年多出生了132萬人,其中二孩數量和比例明顯增加。
“雖然生兩個孩子不容易,但二胎媽媽的生活還是比煩惱快樂。我擔心有一天我們的父母都不在了,我的大兒子也沒有親人了。‘全面二孩’政策恰逢其時。”盡管天津的一位年輕女性王淼在談到育兒問題時很苦惱,但她的臉上卻洋溢著喜悅。
國務院參事馬力認為,針對我國面臨的“未富先老”的困境,人口結構矛盾突出,普遍二孩政策可以在未來起到增加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的作用,有利于實現均衡合理的人口和家庭結構,減緩老齡化壓力,促進經濟社會均衡發展。
再生育的煩惱還有待解決。
在普遍二孩政策中如何科學合理地實施?國務院發布的《全國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了總和生育率逐步提高并穩定在適當水平的主要目標。中國總人口將在2020年達到14.2億,2030年達到14.5億。
此后,全國多地陸續為普遍二孩政策的落地釋放紅利。如廣東省新增產假80天,最長可達178天,工資在規定假期內發放,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獎;天津對符合二孩政策的職工增加30天生育津貼。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陸杰華評價說,延長產假、增加配偶陪產假等福利待遇確實很顯著。特別是出生登記制度取代審批制度,體現了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對育齡夫婦表現出更多的關懷。
獨生子女政策和普遍二孩政策的逐步放開帶來了哪些變化?2013年至2017年,河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副教授王麗及其團隊對河北省10個市的7所城市醫院和15所鄉村醫院的產婦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30歲以上的產婦比例明顯上升。城市醫院產婦增多,高學歷產婦明顯增多,出生性別比快速下降,新生女嬰死亡率逐漸下降。
國家統計局一組令人擔憂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上年減少200萬人;2019年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
前不久,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我國將開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對策包括:優化生育政策,促進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增強生育政策的包容性,改革和完善人口統計和監測制度,密切監測生育情況。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