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 祖維晨
初見全國人大代表白景陽時,記者發現他手上有十幾處燙傷的疤痕。他告訴記者,自己肩部還有銅錢大小的傷疤。這些被焊花“親吻”的傷疤,讓人看著心疼。
1986年出生的白景陽,是寰球吉林化建安裝公司電焊班的班長,從事焊接行業已19年。寒來暑往,他始終奮戰在施工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守初心,從農民工、技能工人、金牌選手逐步成長為技能專家。他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創新實干的精神,帶領團隊不斷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貢獻了力量。
他參加了吉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沙特MMG項目、阿爾及利亞LNG項目、科威特清潔燃油項目、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等十幾項重點工程的施工建設,還被中國石油集團選派參加“國際焊工班”深造學習,接受電焊施工領域的高端培訓……歷經國內外煉化裝置建設現場的磨礪和全國競技賽場的錘煉,白景陽用過硬的技術和勤勉的付出成為身邊人的榜樣,先后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特等勞動模范”等稱號。
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對于白景陽而言,不僅多了一個光榮的頭銜,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深感肩上的責任比手中的焊槍重得多。我一定會秉持崗位上‘精耕細作、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精打細算’的工匠精神,履行好代表職責,做為黨分憂、為民盡責的模范,用來自基層一線工人的聲音、一條條貼近民生的建議,展現全國人大代表的新氣象、新風采。”白景陽說道。
這段日子,白景陽愈發忙碌起來。在完成本職工作以外,他還參觀學習了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辦案流程,參加了2023年我省法院工作視頻會議,參與對我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情況的集中調研……他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自身履職能力,深入基層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我將圍繞技能人才的培養、福利待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全國兩會期間發出吉林‘好聲音’。”
(松花江網編輯 孫淑平)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