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村里但凡有公益活動,不通知他他肯定不高興,出錢出力他最積極”“鄰里要是有個糾紛,都愿找他來評判,他總能說句公道話”“無論是婚喪嫁娶的大事,還是柴米油鹽的小情,只要村民需要,他都盡力幫忙,不求回報”……
他,就是“中國好人”候選人、樺甸市樺郊鄉新政村村民王春林。村里老少爺們提起他的為人處事,說不完道不盡的都是贊賞。
“我沒什么大文化,只認一個死理:人要活得坦蕩,就得講仁義。”聽村民們夸贊自己,今年50歲的王春林有些不好意思,“都是一些小來小去的小事情,沒想到還讓大家擱到心里了。”
“讓大家擱到心里”的可不光是日常小事,還有一場驚心動魄:那是2022年6月30日的清晨,天降暴雨,新政村永興社附近的鐵路橋涵下低洼積水,校車被困。“救命啊!救命啊……”聽到一聲又一聲混亂的叫喊,王春林第一個趕到現場,顧不上脫下雨衣,便向深水中走去。他在心里想著,先幫司機把車門打開,再把孩子們一個一個救出來……
還沒走到車門旁邊,水已經沒到了脖子處,并且還在不斷上漲。他突然想起來自己不會水,趕忙掉頭往回走,電話通知同村一位大姐拿梯子。順著梯子,他從橋涵上方下到校車頂部,幫助司機打開天窗。水越漲越高,一些孩子都被嚇哭了。形勢十分危急,他趕緊把小梯子順進天窗,把孩子們一個個往上拽。看到車頂上獲救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及時撥通了第二個電話:“再招呼一些村民過來救援,把長梯子拿過來!”
王春林的臨危不亂,讓現場穩定下來。孩子們順著小梯子爬上來,王春林把他們拽到車頂,再在村民的接應下順著長梯子送上橋涵……最終,校車內39名學生全部得救,“那15分鐘,是短暫的,又是漫長的,因為與生命相關。”
當然,也有一些“小事”,王春林可能不記得了,可村民記得。疫情期間,他主動擔當做起志愿者,值班站崗,整頓秩序,哪里需要往哪里跑。村民外出買菜成了難題,他就經常開上自家的面包車,一趟趟外出幫大家買菜。夜里站崗凍得慌,他就把自家的車貢獻出來,點上暖氣……
一點一滴,帶著溫暖的氣息。這美德是一束光,不僅照亮了王春林,也照亮了他身邊的世界。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偉洪 松花江網編輯 熊紫旭)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