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系風險事件仍在繼續發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繼此前雪松控股高管被控制、經偵部門對雪松信托展開調查之后,相關事件再現新進展:雪松實業集團9000萬元資產被公安查封,執行部門為江西經偵部門,這是雪松系首次爆出被公安部門查封資產。
一位曾擔任經偵干警的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資產被經偵部門查封,意味著涉案相關方已經被刑事立案。此前,江西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已經成立專案組對雪松信托展開調查。
雪松實業資產遭公安查封
4月27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雪松實業集團新增一條被執行信息,其所持子公司西安天楠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權被執行凍結,凍結金額為9000萬元。凍結信息顯示,執行凍結通知的發布者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執行文號為“紅公(經)凍字【2023】1053號”。
前述原經偵干警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這個股權(資產)凍結,實際就是經偵部門查封涉案公司的資產。
證券時報此前報道,江西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已于2022年底成立專案組,啟動對雪松信托的調查。有雪松信托的投資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因為雪松信托的注冊地位于南昌市紅谷灘區,所以南昌紅谷灘公安分局有不少警力參與調查。
自2019年5月雪松控股入主雪松信托之后,雪松系就屢被質疑借助雪松信托從事自融行為。早在2020年9月,證券時報即刊發調查報道《雪松信托迷霧》(詳情可戳:),揭示其發行的42只長青系列產品風控“裸奔”、底層資產虛無,具有重大自融嫌疑。長青系列產品后來集中爆雷,引發了投資人對底層資產的追問及集中舉報。
江西經偵此番查封雪松實業集團的資產,或已掌握一定證據,證明雪松信托的資金流向了雪松實業。一位曾參與某信托公司重整的律師告訴記者,肯定查過資金走向,只要碰過信托資金的主體,都有可能被查封。“我們經手過某信托案件,凡是與信托資金接觸過的嫌疑主體,都被查封了。”前述律師說。
雪松信托被爆出近百億“窟窿”
自2021年4月起,雪松信托自主發行的產品迎來大面積逾期,風險集中爆發。雪松信托投資人收集的逾期產品匯總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爆雷產品共計24個,未兌付金額超過95億元。
這份逾期名單中的產品,多數都是問題重重。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證券時報調查的涉嫌自融的主打“供應鏈金融”的長青系列,占比一半,共計12只產品。江西銀保監局2022年9月出具的一份文件顯示,長青系列產品總計未兌付金額為22.98億元。
長茂與長惠系列的3只產品(長茂7號、長茂33號、長惠77號),未兌付金額共計10.64億元。這3只產品都是踩雷地產公司華夏幸福而導致逾期。
逾期名單中另一組顯眼的產品為“長盈”系列,共計9只,未兌付總金額約64億元。據了解,雪松信托“長盈”系列主打的是“城市舊改”概念,產品底層資產主要為各地的舊改項目。隨著長盈系列產品的爆雷,投資人追蹤發現,該產品系列多個項目的底層資產出現不同程度的虛假。其中,長盈83號、長盈131號、長盈133號都遭到投資人向監管部門的重點舉報。
近日,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雪松信托長青系列產品的負責人羅某、長盈系列產品的負責人傅某某,先后被帶走配合調查,并于48小時內返回。
校對:姚遠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