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國內SUV市場整體形勢不錯,實現了10%以上的同比增長。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3月SUV市場的累計批售銷量為98.9萬輛,同比增長了13.3%。
【資料圖】
此外,當前的國內SUV市場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已經一邊倒的偏向了自主產品。
蓋世汽車整理的3月SUV銷量前20車型榜單中,有14款都是自主車型,且有5款車型是新能源產品。外資SUV中,特斯拉Model Y依舊是領跑者,3月銷量超過6萬輛,其他上榜的合資SUV,當月銷量均在2萬輛以下。
小型SUV市場:熱度在持續提升
國內小型SUV市場正在再次崛起。
今年前兩個月,繽越和MG ZS表現都不錯,曾連續兩個月進入SUV銷量前20榜單,3月細分市場的形勢進一步好轉,MG ZS的電動版本——MG EZS也交出了超萬輛的月銷成績,成功躋身SUV市場暢銷榜。為避免大家有疑惑,這里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按照我們一直以來的統計標準,燃油版本(包括油電混動)和新能源版本(包括純電、插混、增程等)的銷量會分開統計。
MG品牌近期的熱度相當不錯。ZS車型已經連續3個月銷量維持在萬輛以上,3月更是交出了超2萬輛的批售成績。MG EZS這款此前在國內關注度并不太高的電動SUV,也終于迎來了一次市場大爆發,在3月份交出了超萬輛的銷量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市場上,MG EZS也已經闖下不小的名頭,算是比較早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的中國新能源車。
MG ZS,圖片來源:上汽名爵
此外,MG品牌近期在國內還推出了多款高關注度的新車。如MG MULAN,目前的市場表現就在持續攀升,進入2023年之后,已經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3月底剛剛宣布上市并啟動交付的MG7,憑借個性化的造型,在年輕消費群體中也已經迅速完成圈層,筆者身邊就有朋友已經下定MG7。還有MG的電動小跑車MG Cyberster,此前也已經完成了量產版本的正式亮相,后續這款車的市場表現能不能大爆還不好說,但MG Cyberster的量產銷售,肯定會把MG品牌的影響力,再拔高一截。
小型SUV市場上另一款熱銷的車型是繽越。在繽越車系的初代車型投放市場的時候,就曾被寄予過比較高的希望,但眾所周知的原因(搭載三缸發動機),這款車前期的市場表現并不理想。隨著換了四缸發動機的繽越COOL正式投放市場,繽越車系迅速開始兌現自己的市場潛力,目前這款車已經是吉利在SUV市場上的大腿級產品。
緊湊級SUV市場:比亞迪的優勢愈發明顯
3月的緊湊級SUV市場上,自主扛大旗的趨勢非常明顯,進入SUV月度銷量前20的車型中,有10款是緊湊級產品,而其中銷量最高的7款,都是自主車型。當然,比亞迪的領跑優勢也相當顯著,3月緊湊級SUV市場上只有兩款銷量突破3萬輛的車型,都是比亞迪旗下產品。
元PLUS月銷量破4萬輛了。這款車上市之后熱度一直非常高,近期更是交出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市場表現。在2月份突破月銷3萬輛大關之后,在3月份又迅速迎來市場規模上的新突破,跨過了月銷4萬輛的門檻,如此表現,讓人不得不感嘆,比亞迪的厚積薄發,來的過于猛烈了。
宋PLUS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只不過對比過去月銷6、7萬輛的夸張表現,近期3萬輛上下的月銷量確實回落了不少。倒不是因為這款車遇到競爭對手,熱度下降了,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統計口徑進行了調整,宋PRO開始獨立統計銷量,不再與宋PLUS合并數據;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宋SUV家族改款在即,可能有不少潛在用戶都在持幣觀望,等待新款車型的到來。
宋PLUS,圖片來源:比亞迪
就在不久前,比亞迪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一個季度的利潤,就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在總結原因時,比亞迪官方表示,能夠實現營收和利潤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
比亞迪之外,另一個國內新能源品牌埃安近期的市場表現也在持續爆發,且在轎車(Aion S)和SUV市場上也都已經有自己的熱銷產品。近期,Aion Y先后推出新版本AION Y Younger和2023款Aion Y Plus,在不少細節上都進行了升級,性價比提升了不少,可供選擇的選項也更多了,后續這款車大概率還能持續爆發。
自主油車領域,熱銷的緊湊級SUV依舊是“老幾位”。雖然在新能源領域已經頗有建樹,旗下多款電動車近期的市場關注度都挺高,但并不妨礙長安在燃油車市場的繼續深挖,藍鯨動力給長安的多款“老字號”產品都插上了持續發力的翅膀。如其在SUV市場上的雙子星:CS75和CS55車系,目前的市場貢獻就都相當可觀,大爆的可能性都不大了,但月銷萬輛以上的基本盤,都保持的很穩。
瑞虎7在產品換代后重新成為了奇瑞旗下的香餑餑,最近大半年的時間里,瑞虎7一直都保持著持續爆發的市場態勢。哈弗H6也一樣在做著自己的貢獻。近期長城在緊湊級SUV市場上投放了不少新車型,但除了主打硬派越野風的坦克300,其他新車型的受歡迎程度都還比較有限,兜兜轉轉之后我們發現,哈弗品牌的支柱,依舊是哈弗H6。
此外還有三款日系緊湊級SUV進入了暢銷榜,但三款車的月銷量都只有萬輛出頭,和巔峰時期的市場規模相差甚遠。日系車當前的市場處境,也讓我們更加堅信了一點,在中國市場上,不盡快進行電動化轉型,未來的機會將非常渺茫。目前,在主流自主品牌都早已經開始發力新能源市場之際,留給合資品牌的機會窗口已經越來越小。現在已經不是能否引領中國市場的問題了,未來,誰還能繼續留在中國市場上,都已經是未知數。
中型SUV市場:特斯拉一枝獨秀
3月進入SUV銷量前20榜單的中型SUV共有7款,其中四款是自主產品,德系有兩款,美系只有一款,但卻拿下了中型SUV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
國產Model Y的起售價格已經降至26萬元出頭,和不少同級的自主電動SUV已經處于同一價格區間(甚至在售價上已經有優勢),再兼之特斯拉的品牌優勢和在技術方面積累的不錯口碑,Model Y的市場大爆發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實不止在中國市場上,憑借Model Y的銷量激增,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都在迅速收割著市場。在美國本土,電動車市場一直都由特斯拉主導著,今年一季度通過降價和提產能,特斯拉已經成為美國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市場上,特斯拉Model Y也已經是月度最暢銷的車型。據CleanTechnica報道,截至目前特斯拉的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400萬輛,其中Model Y貢獻了156萬輛。
豪華SUV市場上,奧迪Q5L表現不錯,3月交出了接近1.6萬輛的月銷量,其也是3月SUV銷量前20榜單中唯一一款起售價格超30萬的車型。另一款登榜的德系中型SUV是探岳,這款車上市以來,市場關注度一直不低,月銷量經常能壓“老大哥”途觀L一頭,成為最暢銷的大眾系SUV。
再來聊一聊暢銷榜上自主中型SUV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繼續走極致性價比路線的自主車,他們雖然有中級SUV的尺寸,但在定價上與主流緊湊級SUV并沒有拉開明顯的差距,靠低價維持著不錯的月銷量。3月熱銷的自主中型SUV中,瑞虎8、捷途X70和思皓X8 PLUS都屬于此類。以新晉開始冒頭思皓X8 PLUS為例,這款車的車長超過了4米8,軸距超過2800mm,但起售價格卻在10萬元以內。去年年底上市以來,銷量在持續走高,2月已經交出過接近萬輛的銷量成績,3月再次實現大幅度的銷量增長,沖破了萬輛大關。
思皓X8 PLUS,圖片來源:江汽集團
另一類則是借勢電動化的大潮,已經成功完成價值蛻變的自主車,他們在售價上與同級的合資產品已經基本持平,在保障銷量規模的同時,盈利能力也迎來了大幅度的提升。這類車型以比亞迪唐為代表,唐的熱銷,也讓我們看到了電動化潮流中,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場上的無限可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