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6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話劇《大宅門》,在國家話劇院劇場迎來十周年演出首場,現場觀眾反響熱烈、掌聲雷動。為了營造氛圍,劇場前廳還布置了《大宅門》十周年打卡點,觀眾們紛紛在留言墻寫下自己對這部劇目的喜愛,期待經典之作走向下一個十年。
著名導演郭寶昌根據真實經歷改編創作了《大宅門》,2001年電視劇播出就引起巨大轟動。2013年,中國國家話劇院將《大宅門》搬上話劇舞臺,由劉深編劇,郭寶昌、李欣凌執導。十年來,該劇巡演足跡走過全國各大城市,票房口碑雙豐收。劇中,以老年白景琦巡夜時與少年白景琦的一段“穿越式”對話為引子,再現了醫藥世家白府歷經清末、民國、軍閥混戰、解放等時期的沉浮變化,深刻反映出一個大家族隨著國家、民族發展而漸變的過程。劇中還加入了不少京劇元素,劇中白玉婷結婚一場戲,便是讓樂隊現場演奏戲曲曲牌,所有演員換裝也沿襲早年間戲曲舞臺的做法,在臺上完成。
本輪演出前,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來到劇組給演員們鼓勁兒。她說:“感謝郭寶昌導演對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支持和信任,把凝聚了半生心血的《大宅門》話劇版交給中國國家話劇院,讓這部經典之作陪伴了觀眾十年。《大宅門》是中國故事的典范,希望全體主創和演員,能夠以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呵護該劇,并做到守正創新,不斷打磨提升,把十周年演出作為下一個十年的起步,祝福話劇《大宅門》常演常新。”
宅門煥新,喜迎賓客,時代在變化,觀眾審美有提升,《大宅門》的演出也隨之有創新。本次復排導演白皓天、李任表示,在十年演出中,主創們發現不同地域、不同年齡段觀眾的興趣點和審美風格存在差異,因此每輪演出后,劇組都會根據觀眾反饋進行實時調整,力求常改、常演、常新,讓觀眾每一次走進劇場都能收獲驚喜。這次十周年演出,主創針對原有版本再一次進行了調整,舞美燈光有了新的變化,也吸納了新演員的加入,力圖在維持郭寶昌導演版本藝術水準的基礎上,給觀眾帶來新鮮的觀演體驗。
演員陣容除了觀眾熟悉的吳樾擔綱白景琦,常玉紅“一飾三”飾演香秀、楊九紅、黃春,張巖飾演二奶奶,劉佩琦飾演白穎宇,還新增了優秀演員王新飾演白景琦,趙芮飾演二奶奶,新老陣容搭配合作也將給《大宅門》帶來新鮮氣質。主演吳樾表示:“多年來演好白景琦的唯一方法只有不斷學習和反復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鮮活生動的人物立起來。”主演常玉紅也表示,《大宅門》中的每個人物都非常生動飽滿,哪怕演了七年,但是只要一靠近一接觸,還是依然有新鮮感。新加入的演員王新和趙芮也都表示,對《大宅門》心存敬畏之心,將努力飾演好角色,為十周年經典演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排練期間特意從外地趕回來的劉佩琦,與年輕人一起默詞、對戲,對重點片段一遍又一遍反復推敲。他說:“宅門里的老輩人一直秉持著帶新人進家門的傳統,我要為年輕人把場助陣,他們心里才更有底。”
本輪演出將持續至5月4日。
記者:王潤
流程編輯:u008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