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云
6月15日,基于對18.7萬家規模以上企業的聯網直報統計和4萬家規模以下樣本單位的調查,廣東省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廣東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24916元,比上年增加6783元,名義增長5.7%,增速比上年回落3.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7657元,比上年增加4426元,名義增長6.0%,增速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
(相關資料圖)
大多數行業平均工資保持增長
記者梳理發現,無論是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與上年相比,2022年平均工資水平排在前3位與后3位的行業保持不變,但位置有所變化。
其中,金融業在兩類單位中均位居第一,平均工資分別為233820元、155362元,分別增長15.3%和16.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兩類單位中分別位居第三和第二,平均工資分別為228692元、153228元,分別增長7.4%和9.3%;住宿和餐飲業年平均工資最低,在兩類單位中平均工資分別為55727元、52904元,分別增長2.2%和4.2%。
從城鎮非私營單位看,在19個行業門類中,有15個行業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其中,采礦業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平均工資漲幅最大、增長最快,其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比上年增加40816元,增長21.7%。
從城鎮私營單位看,在18個行業門類中,有17個行業門類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其中,金融業平均工資水平和增速均位居第一。
珠三角核心區平均工資高
分區域看,無論是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工資水平都是珠三角核心區最高,沿海經濟帶東翼最低。
從城鎮非私營單位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西翼、北部生態發展區、沿海經濟帶東翼,分別為130958元、98827元、95991元和89172元;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47,與2021年的1.48相比,差距縮小0.01。
年平均工資增速從高到低依次為沿海經濟帶西翼、沿海經濟帶東翼、珠三角核心區、北部生態發展區,分別增長7.7%、6.4%、5.6%、3.6%。以珠三角核心區為1,沿海經濟帶東翼、沿海經濟帶西翼和北部生態發展區2022年年平均工資水平之比為1:0.68:0.75:0.73,2021年則為1:0.68:0.74:0.75。珠三角核心區與沿海經濟帶西翼年平均工資差距縮小0.01,與北部生態發展區年平均工資差距擴大0.02。
從城鎮私營單位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核心區、北部生態發展區、沿海經濟帶西翼、沿海經濟帶東翼,年平均工資分別為80283元、59320元、57508元和56563元,增速從高到低依次為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西翼、沿海經濟帶東翼、北部生態發展區,分別增長6.1%、3.3%、3.2%、2.4%。以珠三角為1,沿海經濟帶東翼、沿海經濟帶西翼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年平均工資水平之比為1:0.70:0.72:0.74,2021年則為1:0.72:0.74:0.77,珠三角核心區與其他地區年平均工資差距均有所拉大。
平均工資不等于個人工資
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有7個行業年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水平,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4.20,與2021年的3.91相比,差距擴大0.29。
在城鎮私營單位中,有8個行業年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水平,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2.94,與2021年的2.76相比,差距擴大0.18。
廣東省統計局指出,此次統計對象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
據介紹,平均工資反映的是勞動力市場中相應行業就業人員大致工資水平,一般用來比較不同行業整體工資水平的高低,對于了解地區或行業發展現狀,制定或調整產業發展、民生等相關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廣東省統計局提醒,平均工資不等于個人工資。平均工資是某一范圍內所有個人工資的平均值,用于反映總體工資水平的高低。不能將個人情況簡單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較。平均工資受高收入群體影響更大,不反映工資中位數水平。多數人的工資收入低于平均工資,反映的是工資收入差距較大的現實。
編輯:鄔嘉宏
來源:金羊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