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鄰居張伯伯最近喜上眉梢,逢人開懷暢聊。一掃往昔的陰郁,充滿了希望的光彩。
(資料圖)
張伯伯今年65,直到去年底,仍在外面打工。退休前任職于集團車隊的他,發揮特長,在城郊熟人的加油站,幫大貨車進出加油。退休金加上這份工資,本來應該月入過萬,生活滋潤。可他們兩口子,卻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還得從張伯伯的兒子小張說起。小張已有40,大學剛畢業那會,還上過一段時間班。然而,剛開始工作,就花錢大手大腳。出門必須坐的士,吃飯必須大餐館,賺得不夠多,信用卡來湊。累積了一兩年,欠債竟然滾到了二十萬。
張伯伯兩口子掏空了家底才堵上窟窿,以為孩子會有所收斂,事實卻沒那么簡單。
后來,父母為了小張成家立業,借遍了親戚,給他貸款買房。小張也很快結了婚,然而,身份的變化,沒讓他改變花錢的觀念,反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不知道是性格缺陷,還是運氣太差。小張換了幾份工作,都做不長,才31歲就失業在家,怎么也無法再就業。
蹉跎幾載,妻子看到小張如此不上進,剛好他們結婚五年,也沒生孩子。毅然決然地收拾家當,和他離婚。受了刺激的小張,看當時開滴滴收入不錯,逼著父母給他全額貸款,買了輛十幾萬的SUV。想做出一番成就,把前妻追回來。
張伯伯兩口子不愿意,本來就欠了幾十萬,這邊還沒還完,怎么能再消費。小張卻拍著胸脯保證,開滴滴一個月能賺上萬,一年多就能回本。父母終究拗不過孩子,只能支持他,滿足他。
可世事難料,紅火沒多久,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讓這一行也不如往昔吃香。小張看不上,賺得那三瓜兩棗,又回了家。車在地庫接灰,一個人住在新房,靠母親每天去買菜做飯。就這樣,又把自己封閉在電腦前。
經歷了幾次失敗,他再也提不起勇氣,回歸社會。父母怎么勸他都沒辦法,只能看著兒子消沉。兩口子拼命在外打工,還著他的欠債,供著他數年。
直到今年,不知是受了什么人的點撥,還是自己想通了某些事。小張終于決定站起來,走出門。他重拾本行,終于在一家小單位,找到個職位。
而張伯伯也經過了這些年的努力,加上繼承的一筆遺產,還清了所有錢。終于能夠喘一口氣,安享晚年。
很難想象,小張一個大男人,把自己的日子,步步逼入低谷。把一家的生活,生生地推向荊棘。幸好,醒悟得不算太晚,人生還有希望。
造就這一切的,還不是因為小時候,沒養成正確的理財觀念,花錢模式。有樣學樣,不體諒父母的辛勞,覺得錢來得容易,才會毫無止境地索取,不負責任地亂花。而承擔一切后果的,只能是父母。所以,孩子沒有正確的理財觀、消費觀,父母就得過難關。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