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中國籃球史上首位入籍球員,李凱爾完成了自己在國家隊的首秀。
北京時間 8 月 6 日凌晨,中國男籃在籃球世界杯熱身賽意大利站 ( 特倫蒂諾杯 ) 的比賽中,以 61 比 79 負于近年來實力已有所下滑的意大利男籃。李凱爾于首節后半段替補登場,在不到 20 分鐘的有限上場時間里,攻防兩端均展現強大影響力,最終得到 11 分及 6 個籃板。
不過,李凱爾的高效發揮,并不足以彌補球隊在其他方面暴露的問題。如果說前日面對非洲勁旅佛得角隊的大勝,讓中國球迷見識了名帥喬爾科維奇對中國男籃的改造與影響,那么負于意大利隊一役,某種程度而言則為過于沸騰的輿論潑上了一盆適時的冷水。
對陣佛得角隊這般身體素質出眾但技術略顯粗糙的對手,中國男籃打得游刃有余,張鎮麟、方碩、趙繼偉等均有亮眼表現,充分展現了喬帥快節奏、頻繁轉移球、多持球點的進攻風格。
而在與意大利隊這樣防守紀律性更好的歐洲球隊對抗時,中國男籃隊員們在基本功、戰術意識上的差距再次體現。本場比賽,中國隊僅有 8 次助攻,卻出現了多達 17 次失誤,其中逾半數為啟動時的走步違例。
同時,球隊后衛線進攻能力匱乏的頑疾再次浮現。上一戰發揮出色的方碩與趙繼偉合計 9 投 1 中得到 3 分,反倒是此前遭遇廣泛批評的趙睿,以 6 投 3 中的效率得到 7 分。
鋒線球員中,崔永熙、張鎮麟進攻命中率看似尚可,但得分較上場均有較大下滑,分別得到 5 分與 6 分。除李凱爾外,全隊僅有周琦得分上雙,砍下全隊最高的 12 分。
一場熱身賽的失利無關痛癢,不必因此推翻外界對于這支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國男籃的期待,但也提醒著大家這份期待需要保持理性。喬爾科維奇能帶來的是更符合現代籃球規律、更適合中國男籃現狀的先進理念與戰術,但中國男籃在技術、對抗、戰術素養上存在的差距,不是僅僅通過數周的集訓就能一下子彌補的。
作者:谷苗
編輯:陳海翔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