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qmqcg"><cite id="qmqcg"></cite></acronym>
    <td id="qmqcg"><em id="qmqcg"></em></td>
    • 首頁 > 國內 >

      環球看點!植樹造林、涵養水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大寨村—— 種出好風景 創造好生活

      核心閱讀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近日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鄉村”名單,以壯麗的梯田風光與厚重的紅瑤民族文化為特色的廣西大寨村成功入選。近年來,當地以生態保護為基礎,唱響旅游之歌,通過修復青山、涵養水源,保持生態梯田美景,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走出了鄉村振興之路。

      湛藍的天空,飄浮的白云,山間層層梯田云霧繚繞、攀入云端,農民在田間勞作,仿佛在畫中耕耘……在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頗具特色的田園風光吸引著遠近游客。


      (資料圖片)

      “現在引人入勝的旅游勝地,10多年前可不是這個樣子。”大寨村黨支部書記余瓊通說。原來,就在10多年前,村民還在砍樹伐林,頻發的泥石流等次生災害讓村民叫苦不迭。近年來,當地從植樹造林、涵養水源入手,村民齊心協力,一步步“種”出綠水青山,也讓大寨村走出了一條嶄新的生態發展道路。

      梯田風光與紅瑤文化交相輝映

      12月,早已過了梯田上最熱鬧的光景。“外面人看這個季節的梯田只覺得光禿禿的,在我們看來現在才美咧。”每天早晨醒來,大寨村村民潘德英習慣到梯田上走一走,在她看來,這個時節的梯田正是一條休養生息的巨龍。

      地處越城嶺南麓的龍勝縣“萬山環峙,五水分流”,自古以來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勤勞的當地人把綿延起伏的坡地平整為層層梯地,待田塊逐漸定型后,再灌水犁田種植水稻,形成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梯田景觀。

      大寨村有長達2300多年的梯田耕種歷史,村民世世代代在山坡上開墾水田,日積月累,形成了氣勢恢弘的梯田群。2018年,大寨村境內的龍脊梯田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身著紅瑤服飾的潘德英和古老的梯田站在一處,讓人頗有時光倒轉的錯覺。“受氣候影響,梯田景觀隨著不同季節、天氣狀況變化,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象,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潘德英說。

      與靈動的梯田景觀相襯的,是厚重的紅瑤民族文化。“我們是紅瑤,衣服以紅色為主。除了‘瑤王印’不能變以外,女人們會把自己看到的花花草草還有動物形象一針一線繡到衣服上,一套衣服繡下來最快都要兩年。”潘德英說。

      “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龍脊梯田的壯觀,體驗少數民族風情,這跟在手機上看是不一樣的。”來自湖南的蔣女士說,她經常在網上見到龍脊梯田的照片,來到這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不僅能欣賞層層疊疊、風光旖旎的梯田,還能體驗紅瑤刺繡,感受少數民族風情,這趟龍脊梯田之旅讓她贊不絕口。

      修復青山、涵養水源,保持生態梯田美景

      “梯田美景四海賓朋共分享”“生態旅游廣大民眾同收益”,村民潘保玉的家中掛著這樣一副對聯。“這副對聯的珍貴之處是體現了村民們不斷增強的生態環保意識,大家都知道有好生態才能有好生活,要珍惜我們的生態環境。”潘保玉說。

      “過去我們大寨村有很多老樹,后來許多人開始燒木炭,基本上所有大樹都被砍掉了。那時候村民也養牛,喜歡把山上的樹苗燒掉,方便草長出來給牛吃,小樹苗都活不成。”潘保玉仍然記得,當時大寨村周邊的山上毫無生機,失去了森林的涵養,村里一度失去了灌溉水源。“梯田也受到影響,到了暴雨季節,泥石流來得很猛。”潘保玉說。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本世紀初。直到2005年,當時還在村里擔任村干部的潘保玉第一次在報紙上看到“生態旅游”這個詞,他覺得大寨村必須要做出改變了。“當時我就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隱約覺得保護生態是大寨村的出路所在,這個念頭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清晰。”潘保玉說。

      2008年,大寨村收到了龍勝縣政府送來的40萬棵杉樹苗,開始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為了發動村民參與種植,潘保玉也使出了渾身解數。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潘保玉帶領200多戶村民早出晚歸,將40萬棵杉樹苗種到了大寨村的各個山頭。

      如今,站在大寨村眺望,遠處一片郁郁蔥蔥。走進生態修復林,最大的一棵樹已經有15厘米粗,周邊皆成良木。“樹苗種下后,我們經常去管護,看著它們一點一點長大。”潘保玉說。現在,大寨村的森林覆蓋率達82%,大自然回饋的山泉水不僅能夠灌溉梯田,還能供全村人使用。

      展民俗、開民宿,好風景帶來好生活

      “大寨梯田之所以有名,看的還不只是田本身。”余瓊通說,大寨村村民相信“水稻就是風景線,梯田就是金飯碗”,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堅持農業生產的根本,嚴格遵守稻田耕種、收割等生產時令,加強對梯田的保護,確保農業生產、生態環境保護與旅游開發同步可持續發展。

      每當清明、谷雨過后,山里的布谷鳥開始啼叫起來,村民們便集結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上,開始耦耕、耘田、砍田基、扶田基等12道農活。這幅美麗的立體農耕圖景,吸引眾多中外游客前來觀賞體驗的同時,也是村民對梯田最好的保護。通過“砍田基”,手工清除梯田上長出的雜草,并將雜草踩進梯田內,化作有機肥,起到滋養梯田土壤的作用。此后,在“扶田基”的工序中,村民在勞作的同時,將梯田有缺口、漏水的地方進行手工修補,長此以往,能有效抵御干旱或者冰凍可能給梯田造成的損毀,讓梯田始終處在最好的狀態。

      “這12道農活是當初建梯田的先民傳下來的,缺一道步驟梯田都可能會損壞,這就是我們的梯田文化。”余瓊通說,大寨村民通過村規民約確立了“種田就是種風景”的理念,通過發展旅游,強化了保護梯田和保護生態的意識。

      “扛著犁耙種田地,唱著山歌搞旅游”的“兩棲農民”,是大寨村村民全新的自我認知。在村里,古色古香的吊腳樓、農家旅館、私家車隨處可見。

      時下,雖已不是旅游旺季,余瓊通的民宿里依然有游客前來辦理入住。余瓊通也是村里最早回來辦民宿的人之一。“2013年開始,大寨村村民開始大量修建房屋,五花八門的民宿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我也投資了400萬元,建了個擁有18個房間和1個餐廳的酒店式民宿。”余瓊通說。

      余瓊通家有一個面向梯田的大平臺,成為游客喜愛的“打卡地”。“現在,大寨村還創新實行起了流轉梯田有租金、入股梯田享股金、梯田務工掙現金、梯田維護得獎金、梯田旅游發薪金的‘一田生五金’旅游產業振興之路。”余瓊通說。在景區內經營農家旅館、出售手工藝品、表演民族歌舞……2021年大寨村游客接待量超過60萬人,實現旅游營業收入5.28億元。

      “2005年,我剛當村干部的時候,村委會還欠當時學校小賣部的賬。2019年,全村總收入達到了720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22萬元。”潘保玉說。

      李 縱 劉 健

      責任編輯:陳文

      關鍵詞: 龍脊梯田 涵養水源

      責任編輯:Rex_27

      推薦閱讀

      wifi共享精靈打不開怎么辦

      · 2022-12-27 09:20:12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8-2020 www.wnchengji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熱訊新聞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005723號-6
      文章投訴郵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看片在线观看,草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 <acronym id="qmqcg"><cite id="qmqcg"></cite></acronym>
      <td id="qmqcg"><em id="qmqcg"></em></t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420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在线a视频| 中文字幕丝袜制服|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奶口隐私免费视频网站| 开始疼痛的小小花蕾3| 免费在线看视频| avtt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视频www|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在线| 青青草综合在线|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哆啪啪免费视频| www国产91|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高清破外女出血视频| 日本一本高清视频| 动漫成年美女黄漫网站国产| 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影院| 欧美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天堂资源在线www中文|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软件下载链接| 抱着娇妻让粗黑人人玩3p| 免费又黄又爽的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在线电影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