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兩江春潮涌,奮進正當時。2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中國經濟網共同主辦的“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在重慶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啟動。啟動儀式后,環球網記者與“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在重慶市水利局進行采訪。
重慶市全面推行河長制
重慶市河流眾多,境內大小河流5300余條,過境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相對較大,多年平均過境水資源量3800多億立方米,當地水資源量600億立方米。全市已建成水庫3089座、農村供水工程25.1萬處,初步形成以大中型水利設施為骨干、小型水利設施為輔助,蓄引提水相結合的城鄉供水保障體系。
據了解,重慶市全面建立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分級分段設河長1.83萬余名,實現全市5300余條河流、3000余座水庫“一河一長”“一庫一長”全覆蓋。
高科技平臺助力河流治理
重慶市“智慧河長”系統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輔助河長決策、助力河湖管理,率先建成市級統建、四級共用,“1(智慧中樞)+1(感知體系)+4(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電腦、平板四終端)+7(七大子系統)”智慧河長系統,全面開啟河湖智能化管理保護時代。
重慶市“智慧河長”系統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智慧河長”系統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無人船、5G傳輸、智能AI視頻監控、AR虛擬現實增強、熱成像雙光譜視頻、水質水量自動化監測、污染溯源監測等智能感知及科技手段,在長江、嘉陵江、烏江、龍溪河、龍河、梁灘河等主要河流上布設了水質水量自動監測設備、AI視頻設備等前端設備,系統開展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監測,構筑了“天空地一體化”智慧感知網絡體系。
目前,“智慧河長”系統已累計記錄1.83萬名河長巡河401萬人次,協調處置問題9.3萬個,500余個問題第一時間交辦、第一時間處置、辦結率100%,基本實現“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
責任編輯:黃璐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