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游客在西安城墻景區參觀游覽。 □新華社照片
深度游“紅色香山”,沉醉于漢劇的《貴妃醉酒》,輕觸那些巖畫上的遠古記憶……“五一”假期,各地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一場“五一”文化盛宴已經開場。
“我從課本上學到過許多紅色歷史故事,今天來到香山,看到的是真實的‘場景’,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的環境中為新中國奮斗,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北京小學學生黃夕顏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陪同孩子參加活動的家長張婉文在深度游活動的微信群中寫道:一天的紅色之旅,深度游名副其實,意猶未盡。
歲月無語,唯有遺跡記錄著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在寧夏賀蘭山巖畫遺址公園,一道綿延800多米的“遠古畫廊”為前來觀賞的游客提供一場穿越千年的史前文明想象。陡峭的山巖崖壁上,刻制著近6000幅神秘詭異的巖畫,生動記錄了原始先民放牧、祭祀、狩獵等場景。
為了豐富游客的文化體驗,除了觀賞野外巖畫、游覽巖畫館,公園還開設了拓片、徽章制作等項目。記者看到,許多小朋友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在仿刻有羚羊、老虎、人像等巖畫圖案的石頭上,噴水、鋪紙、上墨、晾曬,完成一張巖畫拓片。
漫步在陜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會不時與身著唐裝漢服的游客擦身而過。來自河南的游客吳先生告訴記者,夜晚在不夜城游覽時有一種沉浸感和代入感,自己仿佛成了“穿越者”,可以跨越時空。
從詩詞歌賦到傳統節日、從歷史典故到生活常識……為觀眾們打造沉浸式的游覽氛圍,讓觀眾零距離體驗到唐朝“大人物”們的風采和氣度,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盛唐文化的魅力。
光影搖曳的“百花亭”中,“楊貴妃”雙眸含淚,與“唐明皇”上演一場一眼萬年的凄美絕唱……“五一”假期,夜色中的武漢博物館上演了多場環境式駐演漢劇《貴妃醉酒》。
今年“五一”假期,武漢漢劇院把戲曲舞臺搬到了博物館內,打造了一處意境深遠、濃淡相宜的唐代宮廷花園。
該劇的導演劉麗說,希望通過形式新穎的舞臺呈現、短小精悍的演出內容,讓觀眾親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古典韻味。
漢劇唱腔讓人沉醉,傳統曲藝也使人開懷大笑。
4月28日晚,寧夏青銅峽市黃河奧體中心熱鬧非凡,由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曲藝名家新秀“送歡笑”文藝惠民演出在此上演,中國曲協曲藝名家各展其才,為觀眾送上相聲小品、口技手影、歌舞說唱、評書二人轉等笑料十足、誠意滿滿的演出。
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今年“五一”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期間,北京市147個演出場館將舉辦293臺劇目1170場演出。全市各類文藝院團、藝術機構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演出活動,滿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需求。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張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