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程艷麗教授帶領介入治療團隊,應用Shockwave血管內沖擊波球囊斑塊碎裂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成功為一位左主干嚴重鈣化病變的患者完成介入治療,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體現了該中心治療鈣化病變技術邁上了新臺階。
患者谷先生,69歲,因發作性胸痛5年,加重10天入院,診斷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冠脈動脈造影提示左主干(LM)開口80%狹窄,前降支(LAD)近中段彌漫性狹窄50-80%,遠端次全閉塞,病變段嚴重鈣化。術中應用血管內超聲(IVUS)對該血管進行了進一步的評估,發現患者左主干至前降支可見嚴重鈣化(最重處鈣化環可達270度,斑塊負荷79.5%),先使用預擴張、后擴張球囊反復擴張病變,Guidezilla延長導管支撐下將Shockwave血管內沖擊波球囊順利送至左主干至前降支鈣化病變處,球囊加壓至4個大氣壓,釋放脈沖,10次為一個周期,治療4個周期后球囊膨脹滿意,成功植入支架。術后患者癥狀緩解,4天后順利出院。
程艷麗教授介紹,冠狀動脈重度鈣化病變顯著增加了介入治療的難度和風險,目前冠脈鈣化的介入治療手段非常有限,最常用的是冠脈旋磨術。冠脈旋磨術適用于靠近管腔的淺層鈣化病變,對深層鈣化病變無效,且存在操作難度高、手術風險大的特點。Shockwave沖擊波球囊,不僅對淺表鈣化有作用,而且是唯一對深層鈣化有治療作用的技術,同時具有操作簡單、易于推廣普及等特點,由冠脈內沖擊波能量設備及一次性使用冠脈沖擊波導管組成,通過球囊低壓擴張,向病變發射非聚集、低能量、脈沖式沖擊波,碎裂血管內鈣化病變,改善血管順應性,以便后續的支架植入和釋放。(馮民 王建)
責任編輯:瀚海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