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
2、對偶:用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對稱的詞組或句子來表達相反、相似或相關意思的一種修辭方式叫對偶。
(相關資料圖)
3、對偶俗稱對子,在詩詞曲賦等韻文中稱為對仗。
4、對偶獨具藝術特色,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傳誦,為人們喜聞樂見。
5、對偶通常是指文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意義相關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構成的修辭法。
6、 對偶從意義上講前后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從形式上看,前后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戒律感。
7、嚴格的對偶還講究平仄,充分利用漢語的聲調。
8、擴展資料1.單句對偶用一句對一句叫單句對。
9、例如: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10、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諸葛亮傳》----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微不足道的過錯都予以處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11、(岳墳對聯)……----青山感到榮幸的是墳里埋著抗金名將岳飛的忠骨,白鐵感到恥辱是墳前跪著的是用它鑄造的秦檜等人的像。
12、2.偶句對偶 用兩句對兩句叫偶句對。
13、例如:六王畢,四海一。
14、蜀山兀,阿房出。
15、《阿房宮賦》----六國結束,四海統一。
16、蜀山樹木砍光了,阿房宮才建造起來。
17、(“六王畢”與“四海一”相對,都是主謂詞組,“蜀山兀”與“阿房出”相對,也都是主謂詞組,且“六王畢,四海一”與“蜀山兀,阿房出”相對。
18、)3.多句對偶 用三句對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對,叫多句對對偶句。
19、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20、《勸學》----登上高處向人們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可是老遠的人也可以看見;順著風勢呼喊,聲音并沒有加大,可是聽到的人卻覺得很清楚。
21、4.句中對同一句中的上下兩詞語互相對偶。
22、例如:“峰回路轉”、“曉風殘月”、“羽扇綸巾”。
23、參考資料對偶(修辭方法)_百度百科。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