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自建成通車起,回龍觀至上地的自行車專用路就廣受關注。最新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這條專用路為通勤騎行者每日平均節省通勤時間14分鐘。這條專用路南延至西直門橋后,有望吸引3.14萬人騎行通勤,約3000人將改變原有的高碳出行方式,轉向穩定的騎行通勤。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這一條自行車專用路不僅具有傳統城市觀光慢行功能,還刻上了更多通勤的“烙印”。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平均單次騎行時間為20至30分鐘,平均單次騎行距離為2449米。早高峰自行車專用路通勤騎行者中,13%的目的地為上地中關村軟件園。從受益小區上看,專用路主要激活了同成街北側及西南部回龍觀新村附近小區的騎行可達范圍。
在這條專用路吸引的通勤者中,約70%的人過去沒有騎行通勤習慣,轉化效果十分明顯。其中,57.5%從地鐵通勤轉變而來,從開車通勤轉變而來的比例為10.1%。專用路為65%的受訪者節省了10到30分鐘的通勤時間,為所有受訪者平均節省14分鐘通勤時間。據匯算,這條自行車專路通勤騎行者每周平均碳減排10.37噸。
對于沿線地區以外的自行車專用路使用者,其使用時段主要集中在非通勤時段,也就是說,專用路除通勤功能外,還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觀光和體驗。在對專用路使用者的調研中,不以通勤為第一目的,而是更看重鍛煉健身的受訪者比例超過35%,專用路騎行行為背后的健康價值正在被發掘。
■建議
應盡快改進遮陽等設施
根據調研,在遮陽、避雨、避風方面的改進是目前騎行者最主要的需求,還有部分受訪者反映路面較軟的問題,建議有關部門繼續推動設施提升,增加設施的包容性。此外,通勤時段共享單車的調度與匹配會對騎行通勤的規模產生限制,報告建議在騎行潛力較高的道路,強化對騎行設備的管理。
目前,自行車專用路南延項目已進入建設階段。報告根據相關數據分析,專用路南延至西直門橋后,將吸引約30.6萬人使用,吸引約3.14萬人騎行通勤,約3000人將改變原有汽車等高碳出行的方式,轉向穩定的騎行通勤,一定程度緩解回龍觀站、龍澤站及地鐵13號線早晚高峰壓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