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京,生機盎然,和風煦煦,30余位駐華使節和外商代表“組團”來到北京市昌平區,開始“研學之旅”。一天的行程安排緊湊,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和崔村鎮都留下了大家戴目傾耳、熱絡交流的身影。
(資料圖)
為什么選擇昌平?本報記者在與駐華使節的交流中了解到,他們中很多人來北京赴任不久,提到最多的是朝陽區,因為駐華使館多設立于此。但通過一天的走訪和交流,昌平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交通網絡、生機勃勃的科創發展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也讓這些外國友人們對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有了更具象的了解。
早上8點,大家從北京國際俱樂部乘坐大巴車出發,50分鐘后抵達了未來科學城。在未來科學城展廳,管委會和科創中心的負責人向來賓們詳細介紹了科學城的發展歷史、現狀及合作需求。嘉賓們還參觀了在虛擬技術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的訊飛幻境科技公司,并現場體驗了智能課桌、智能黑板、家庭式機頂盒、智能臺燈等項目。
尼泊爾駐華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饒有興致地聽著工作人員的講解,他對智能課桌和智能黑板最感興趣,這邊用手在觸摸屏上滑動恐龍圖案的小卡片,那邊的智能黑板上就出現了恐龍置身原始森林的3D情境。他對本報記者說,“眼見為實”的體驗能讓學生們馬上領悟,這種采用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教育產品,能極大地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拔磥砜茖W城展示的產品都是面向未來的,也折射了中國科技從過去到未來的發展歷程。今后有尼泊爾代表團訪華時,我希望可以帶他們來未來科學城參觀?!?/p>
施雷斯塔來華已有8個多月時間,他感慨于中國正在各個方面走著現代化道路,“中國正在進行的發展與科技領域的創新緊密連接,中國人能在短時間內創新和發展各種技術,這給了我一種啟發,可以將這些技術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
中午,嘉賓們來到軍都山下的京北小鎮崔村,在這里聆聽了特色農業小課堂。鎮長聶慧松描繪了由精品農產品、特色民俗、生態旅游交織而成的鄉村振興美景。昌平職業學校則以蘋果宴為引,講述了職業教育為鄉村振興賦能的故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駐華高級顧問海博對本報記者說,職業教育對發展經濟非常關鍵,職教師資與用人單位間的緊密聯系使得學校能為企業和研發機構提供專業的人力資源?!敖裉煳覀冏咴L了研發和創新公司,也看了職業教育學校,學校為公司的研發提供專業人才?;旧线@些職業學校離公司很近,教師可能來自公司,這樣他們能掌握公司的知識和背景,然后再教給學生,從而促進行業的發展和教育系統的發展,這將更加成功?!?/p>
在海博眼里,現在的北京和二三十年前的北京是不同的,“她經歷了很多發展,變得更有組織,更干凈,住在這里生活條件很好,這里有非常好的社區和文化環境,很多文化演出在這里舉辦。我喜歡住在北京,不僅出于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感受,還覺得她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城市。”
下午,嘉賓們來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聽取了工作人員對生命園和新生巢產業孵化平臺的全面介紹。在萬泰生物,該公司先進的戊肝疫苗和體外艾滋檢測試劑等特色產品引起了他們的高度興趣。在新時代健康集團,由松、竹、梅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展示了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科技工藝的完美結合,外國友人們更是在中醫養生理療設備前排起了長隊,期待測試自己的健康狀況。
來自斯洛文尼亞的外籍專家司馬文斐抓住在北京轉機的時間隨團參觀,他感慨道,“在北京,科學發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跟中國別的地方也是有一定差別,側重VR、AR、AI‘更高級’的科技,這里能看到中國發展的未來!”
一天的參觀讓外賓觸動良多,他們親身感受到了北京在數字科技、休閑農業、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發展情況和獨特優勢,為他們了解北京打開一扇窗,也為推動未來務實合作播下希望的種子。
據了解,2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余位使節與外商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這項由北京市對外友好協會主辦的“春華秋實”聯誼活動自2011年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數十場,足跡遍布首都各區。以聯誼為橋,推動經濟唱戲,在參觀交流中推介區縣優勢產業,為園區和企業拓展合作渠道,已吸引了近千位駐華使節及友協理事參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