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19日上午,以“綠色發展、和諧共生”為主題的木結雕藝術作品展覽在位于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舉辦。展覽共展示作品68件,分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蘭竹體 國畫 油畫 卵石雕”等六個篇章,為市民帶來公共藝術文化盛宴。
木結雕藝術是由張迎先生創造,在1988年由中國美協和中國林業美協聯合命名。它把中國的傳統木雕技藝、人文思維、審美價值以及作者的創意融入到天然成長、獨一無二的樹節紋理造型中,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給人以美的享受,靈性的啟迪,號召人們熱愛森林、保護環境、守護地球。
展覽的鎮館之寶名叫《崛起》,是一根30年前雕琢的高約3.7米的色木樹干,形如祥云、盤旋上升、直沖云霄。樹干頂部雕刻了一條龍,配合樹干盤旋而上的氣勢,表達了中華民族偉大崛起的美好寓意。另一個名為《呼喚》的作品,雕刻的是一只受傷的小鹿,它正抬頭對天空呼喊。自然的紋路生動地把小鹿仰脖的姿勢表現出來,表達出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也通過小鹿的吶喊,呼吁人類關注和保護大自然環境。
“木結雕藝術是利用廢棄的樹包、樹瘤、樹節,經過雕琢,變廢為寶,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由于所用材料都是大自然的產物,所以這門藝術也被稱為是原始大森林的活化石。”木結雕博物館執行館長張單旸介紹,“展覽將有助于提升公眾綠色環保生活理念,增強市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識,加強文化自信。”
本次展覽所在的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位于副中心城市綠心公園西北角,東側與副中心圖書館、劇院、博物館隔路相望。基地總建筑面積4千余平方米,由原造紙七廠6棟保留建筑、1座保留煙囪組成,可以提供展覽展示、藝術創作與人才孵化等功能。活動現場,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還揭牌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親子藝術體驗基地,將為城市副中心營造良好的藝術文化氛圍,為青少年提供優質的藝術實踐活動場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