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于靈歌
(相關資料圖)
今天,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聚焦“穩物價”。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在會上表示,展望2023年,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波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糧食生產連續豐收,生豬產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基礎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保障好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消費需要
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低于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
萬勁松說,2022年我國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運行,CPI單月漲幅始終運行在3%以下,全年上漲2%,大幅低于美國、歐元區、英國等發達經濟體和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漲幅,“國際脹、國內穩”對比十分鮮明。
“回顧2022年穩物價工作,重點是做好‘穩民生商品、穩大宗商品、穩市場預期’三方面工作。”萬勁松說,以糧食和生豬為重點、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為抓手,全力穩定重要民生商品價格;以煤炭為“錨”,千方百計穩定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創新預期管理機制,穩定市場預期。
重要民生商品關系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介紹,2022年圍繞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做了一系列工作,全年CPI中的食品價格指數上漲2.8%,明顯低于美歐等主要經濟體10%左右的漲幅。
“我國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已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較為完備的調控體系、豐富的實踐經驗,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保障好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消費需要。”牛育斌說。
受周期性、季節性、超預期因素疊加影響,2022年生豬市場形勢較為復雜。
“我們關注到,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生豬供應階段性增加等因素影響,近期國內生豬價格有所回落。各方分析認為,當前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區間,預計2023年價格波動幅度會比2022年小一些。”萬勁松說。
著力保持能源價格總體穩定
2022年,國際能源供需形勢復雜嚴峻、價格大幅上漲。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伴學介紹,在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基礎上,創新機制、穩定預期、加強監管,以煤炭為“錨”著力保持能源價格總體穩定。
在創新機制方面,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改革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提出煤炭價格合理區間,同步明確煤、電價格可在合理區間內有效傳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創新建立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制度,引導市場交易電價合理形成。
在穩定預期、加強監管方面,加強宣傳解讀和預期引導,積極應對價格異常波動風險,及時糾正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惡意炒作等行為。建立煤炭價格監測和成本調查制度,開展煤炭價格指數行為評估和合規性審查。
一系列改革調控監管措施有效穩定了我國能源價格,為穩增長、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1月,美國、歐元區CPI中能源價格同比分別上漲約27%和38%,而我國CPI中居民水電燃料價格僅上漲約3%,汽柴油價格漲幅也明顯低于美歐。
多措并舉保障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穩定
臨近春節,如何保障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穩定?
牛育斌介紹,國家發改委在此前工作基礎上,結合形勢發展變化,近期又會同有關部門對節日期間保供穩價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安排。
一是強化監測分析預警。指導各地密切監測居民消費市場運行和價格變化,跟蹤返鄉、旅游人員流動情況,分析研判對城鄉重要民生商品市場的影響,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并作出前瞻性安排。二是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指導各地積極發揮保供穩價主體作用,梳理本地重要民生商品產需、儲備等情況,提前做好充實儲備、產銷銜接和應急預案等準備。三是確保貨源充足。指導各地加強貨源調配,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等骨干流通主體加大提前備貨、鋪貨力度,豐富品種選擇。四是強化市場監管。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巡查檢查,引導和倡議市場經營者守法合規經營,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正常價格秩序。
牛育斌表示,從近期調度情況看,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儲備充實,市場價格平穩有序,能夠保障廣大城鄉居民節日期間消費需求。
(中工網北京1月12日電)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