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冬梅
3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京召開“森林雷擊火防控”應急揭榜掛帥項目成果總結會,發布項目研究成果,出臺項目成果推廣工作方案,啟動森林雷擊火防控二期項目,加快推進森林雷擊火科學高效防控工作。
森林雷擊火的發生與雷電、氣候、可燃物、地形等因素密切相關,多位于偏遠林區,監測發現難、精準定位難、撲救處置難、影響破壞大,雷擊火的監測、預警和防控是世界性難題。“森林雷擊火防控”應急揭榜掛帥項目自2021年3月啟動實施以來,取得一系列先進實用科研成果。項目首次揭示了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雷擊火發生規律,明確大興安嶺林區北緯53°是雷擊火發生最集中區域,森林雷擊火高峰期在每年6月底至7月初,主要分布在0—20°坡地;研制全波三維雷電組網定位技術,構建大興安嶺林區雷擊火環境要素綜合監測網絡,建立森林雷擊火多元感知終端體系,實現雷電和雷擊火風險信息精準監測、精準預警、精準預報,有效防控雷擊火災害發生。2022年,全部精準監測到大興安嶺林區發生的35起雷擊火,有效防控雷擊火災害發生。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