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工業重鎮“新顏值” 協同發展共興共贏(主題)
(相關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昱霖 陶穩
走進河北省正定縣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的智慧農場,恒溫恒濕環境下的有機蔬菜伸展著嫩芽,魚菜共生、氣霧栽培、南果北種……現代化種植新技術讓這里活力十足。
聚焦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塔元莊村與同福集團達成村企合作共識,村企共建,探索形成了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校區“三區”同建,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新機制和新模式。
窺一斑而知全豹。燕趙大地,正值奮發崛起時,處處生機勃發。近年來,河北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在推進深化改革中培育新優勢。數據顯示,河北全省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平穩增長,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GDP增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等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百年國企創新求變
經過長時間鐵路運輸,出庫鮮花損耗幾乎為零,這是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的“中車號”移動冷庫產生的效果。該公司冷鏈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兼副總經理童山虎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已先后與昆明鐵路局、中鐵聯集等公司合作開展了公鐵聯運,與鮮花頭部企業合作開展了鮮花存儲實驗,已經獲得相關領域專利授權30余項。
在老石家莊人口中,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還有另一個名字——“鐵路大廠”。它是石家莊城市發展史上第一家工業企業,今年已經118歲了。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武說,過去的中車石家莊公司是一家以鐵路貨車檢修為主營業務的傳統型企業。近年來,伴隨著企業轉型,公司成立了工業設計中心,逐步形成了以鐵路、貨車、冷鏈運輸裝備等為主的設計制造體系。
從服務鐵路貨運為主向服務地方民生轉變,從鐵路貨運裝備造修為主向現代交通運輸裝備制造轉變,中車石家莊公司這個“百年大廠”以創新、變革為動力,實現了產業拓展穩步向前、經營品質有力提升、職工幸福指數持續提升的局面。
中車石家莊公司依托軌道裝備空調產業加快打造技術策源地,實現250公里標動空調產品5家主機企業全覆蓋,機、客、動產品市場占有率均保持50%以上。持續升級打造“中車移動冷庫一箱到底”特色產品,首創了蓄冷式裝備的冷量監控、管理體系,實現了公路、鐵路、水路等自由切換的多式聯運。
據河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北聚焦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鋼鐵產能由峰值時的3.2億噸壓減到兩億噸以內,高端裝備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工業企業設備上云率19.7%、排名全國第一。
工業重鎮的“新顏值”
河北唐山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以鋼鐵、煤炭而聞名。而今,“工業重鎮”唐山已“老樹開新枝”,全市鋼鐵企業(集團)從2016年的44家減少到20家,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提升到40%。
傳統產業不等于落后產業。近年來,唐山引導鋼鐵、煤炭等傳統產業向高端、智能、綠色方向發展,實現了轉型跨度和速度的躍升。
在開灤中浩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袋袋聚甲醛顆粒白如雪、潤如玉,這種顆粒是用烏黑的煤炭制造而成的。黑色的煤炭在煉焦過程中產生甲醇,甲醇經過濃縮、合成、精制,被加工成為白色的聚甲醛,實現了“黑進白出”。聚甲醛顆粒因其良好的耐磨、自潤化性,可加工成拉鏈、齒輪等。制作成的纖維可加工成包芯繩索、高品質服裝面料等。
同時,唐山積極構建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加速推動創新研發平臺建設和研發設計成果轉化。今年以來,唐山現代裝備產業研究院、河北機器人產業研究院(唐山)、河北省機器人產業聯盟等創新平臺先后掛牌成立。
唐山著力打造產業鏈條,加快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截至目前,全市營業收入超億元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達11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家。
協同發展“共興共贏”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北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今年一季度,全省承接京津轉入單位946家,其中法人單位635家、產業活動單位311家。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中,河北圍繞京津創新鏈布局河北產業鏈,把京津科技和產業溢出效應承接好。僅一季度,河北技術合同成交額156.63億元、同比增長43.22%。
如今在河北,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正實現深度融合。共同簽訂《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協同機制方案》,明確由河北省牽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條產業鏈;2023年廊坊經洽會上,公布100個優質產業項目、總投資2528億元,其中與京津合作項目數量占比30%。
在民生領域,也不乏深度融合的例子。2015年,北京兒童醫院與原保定市衛計委簽約合作,對保定市兒童醫院進行托管。這也是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首家跨省托管的公立醫療機構。據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院長田劍介紹,雙方建立合作以來,年手術人次從2015年的1800多人次,增長至2022年6100多人次。
京津冀協同發展,“共興共贏”的故事每天都在河北各地上演,燕趙大地產業發展生機勃勃。
此前位于北京市的金隅科實公司,2018年搬遷至河北唐山曹妃甸工業區裝備制造園區。搬遷后,建成國內自動化程度及人均勞動生產率最高的精密制造生產線。專注于小型精細產品生產,與園區原有的鑄鋼、鑄鐵和耐磨件鑄造等大型裝備加工制造形成了優勢互補。
在曹妃甸裝備制造園區,北京鑫華源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就是與金隅科實公司優勢互補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鑫華源是國內最早生產停車設備的企業之一,以外遷為契機,鑫華源也獲得了轉型升級和擴大再生產的機遇,實現了北京研發、多地生產的布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