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 康博)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種植國,茶產業是許多地方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全國涉茶從業人員約7000萬人,消費群體4.9億人。以數字賦能茶產業轉型升級,是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根據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大數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鐘軍介紹,我國現有18個省市(自治區)以茶葉為主要經濟作物,有效帶動337個縣域鄉村振興。茶葉不但成就了中國茶對人類美好生活偉大發明的貢獻,而且成就了中國對世界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決定性的貢獻。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茶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數字化升級,有利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這方面,福建更是走在了前列。根據鐘軍對記者的介紹,中國(福建)茶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福茶網經過近2年的建設運營,已經干出了三個“全國首創”,即首創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茶產業、首創代表品營銷賦能茶產業、首創運用數字化工具賦能茶產業,取得了三個“全國第一”,即牢固樹立為全國第一位的具有政府公信力的中國茶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的地位;已經運營為全國第一位的匯聚茶葉交易、茶業數據、服務能力和文化傳播平臺;基本形成為全國第一位的成長性茶產品銷售的流通公共品牌。
實踐證明,數字化應用對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此可見,以數據賦能“串點成線,聚沙成塔”,是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了更快更廣的推進我國茶產業數字化,更好的打造全球茶文化名片,鐘軍建議要確定全國平臺,完善行業服務體系。如商務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委牽頭支持福茶網發展,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全國茶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以數字化賦能茶產業,建立茶葉生產、加工、交易、消費全程上鏈賦碼,完善產品檢測、認證結果全國共享互認等行業服務體系。同時建立交易中心,聯動世界茶葉貿易,引入供應鏈金融,激發中國茶葉交易新動能,并以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建設中國茶產業大數據中心,建立和完善涵蓋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應用等茶產業數據治理體系,在茶葉產品溯源、質量認證、精準營銷以及茶產業運行監測、茶文化傳播等方面開展大數據應用。
此外,推進中國茶產業數字化,縣域茶區是最小樣板也是關鍵拼圖。目前福茶網已在統籌“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發展上,探索出與縣域茶區就區域公共品牌培育、直播電商基地建設、中國福茶倉體系共建、茶產業大腦平臺建設、供應鏈金融賦能、產業生態園區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初步的整體解決方案,建議在全國推廣福建經驗模式。
國家還可以通過設立茶產業引導基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整合資源統籌推進茶產業數字化轉型。并通過加強茶產業學科建設,培養一批既懂茶產業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創新機制,打造一支茶產業數字化轉型“科技特派員”隊伍。以實際能力為衡量標準,突出人才專業性、創新性、實用性,推動縣域茶區智慧茶園、數字化茶工廠、農村電商、直播電商等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