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洛陽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超股份”)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袁先湧、鄔岳陽。
(資料圖)
中超股份擬募集資金124,000.00萬元,計劃分別用于年產12萬噸氫氧化鋁微粉建設項目、年產3萬噸高白超細氫氧化鎂阻燃劑項目、年產3萬噸新能源電池涂覆材料用特種氧化鋁項目、年產1萬噸勃姆石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二期)、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2020年至2022年,中超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9,065.59萬元、68,147.44萬元、83,386.88萬元,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2,992.54萬元、13,803.09萬元、14,197.51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3,045.19萬元、13,745.19萬元、14,091.22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118.13萬元、6,868.25萬元、10,962.84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6,729.64萬元、46,321.44萬元、50,555.70萬元。
報告期內,中超股份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0.62、0.68、0.61,凈現比分別為0.39、0.50、0.77。
報告期內,公司按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計算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3.91%、21.38%、19.40%。募投項目存在一定的建設周期和達產期,短期內難以完全產生效益。中超股份利潤的增長在短期內可能不會與凈資產的增長保持同步。本次發行后,中超股份將存在凈資產收益率下降的風險。
2020年至2022年,中超股份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48%、30.72%和27.70%,呈下降趨勢。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35.37%、34.91%、28.57%,亦呈下降趨勢。
2020年末至2022年末,中超股份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1,809.61萬元、13,095.58萬元和14,976.63萬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0,885.25萬元、12,106.57萬元和13,882.00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99%、19.22%、17.96%。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票據和應收款項融資賬面價值合計分別為22,983.00萬元、25,498.25萬元、30,719.19萬元,其他應收款賬面價值分別為436.50萬元、244.65萬元、1,450.43萬元。
經計算,公司應收款合計分別為34,304.75萬元、37,849.47萬元、46,051.62萬元。
2020年末至2022年末,中超股份資產總額分別為70,591.92萬元、86,820.09萬元、104,653.77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為10,459.23萬元、17,086.66萬元和26,078.00萬元。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4.82%、19.68%和24.92%,持續上升。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4.72倍、3.34倍和2.83倍,速動比率分別為4.30倍、2.98倍和2.44倍,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持續下降。
2020年至2023年3月期間,中超股份四次股利分配,累計分紅金額1.79億元。2020年3月26日,公司2019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分配現金股利3,360.00萬元;2021年5月10日,公司2020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分配現金股利4,480.00萬元;2022年4月17日,公司2021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分配現金股利5,600.00萬元;2023年3月23日,公司2022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分配現金股利4,480.00萬元。
擬募集資金12.4億元
中超股份主要從事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超細氫氧化鋁、特種氧化鋁、勃姆石等。
裴廣斌、張金華為中超股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裴廣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6.79%,通過紫光文化間接控制公司股份總數的5.36%,通過鼎坤文化間接控制公司股份總數的2.68%,合計控制公司股份總數的34.83%;張金華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6.79%。裴廣斌與張金華合計控制公司股份總數的61.61%。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董事,裴廣斌、張金華自公司設立至今對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及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實施重大影響和實際控制。
中超股份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870.00萬股,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00%。公司擬募集資金124,000.00萬元,計劃分別用于年產12萬噸氫氧化鋁微粉建設項目、年產3萬噸高白超細氫氧化鎂阻燃劑項目、年產3萬噸新能源電池涂覆材料用特種氧化鋁項目、年產1萬噸勃姆石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二期)、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業績連續增長收現比和凈現比不足1
2020年至2022年,中超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9,065.59萬元、68,147.44萬元、83,386.88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8,832.17萬元、67,801.89萬元、83,145.03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2,992.54萬元、13,803.09萬元、14,197.51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3,045.19萬元、13,745.19萬元、14,091.22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118.13萬元、6,868.25萬元、10,962.84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6,729.64萬元、46,321.44萬元、50,555.70萬元。
報告期內,中超股份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0.62、0.68、0.61,凈現比分別為0.39、0.50、0.77。
毛利率連降
2020年至2022年,中超股份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48%、30.72%和27.70%,呈下降趨勢。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毛利率主要因原材料價格、能源價格上漲影響而有所下降,如果公司未來產品售價上漲幅度小于成本上升幅度,或產品售價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則產品毛利率存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其中,超細氫氧化鋁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4.73%、31.02%、28.72%;特種氧化鋁毛利率分別為17.70%、18.38%、5.07%;勃姆石毛利率分別為-52.91%、24.93%、-4.42%。
報告期內,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35.37%、34.91%、28.57%,亦呈下降趨勢。
2022年年末應收款46,051.62萬元
2020年末至2022年末,中超股份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1,809.61萬元、13,095.58萬元和14,976.63萬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0,885.25萬元、12,106.57萬元和13,882.00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99%、19.22%、17.96%。
報告期內各年度,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90次/年、5.47次/年、5.94次/年,同行業可比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4.05次/年、4.91次/年、4.56次/年。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票據和應收款項融資賬面價值合計分別為22,983.00萬元、25,498.25萬元、30,719.19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2.56%、29.37%和29.35%。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應收款賬面價值分別為436.50萬元、244.65萬元、1,450.43萬元。
經計算,公司應收款合計分別為34,304.75萬元、37,849.47萬元、46,051.62萬元。
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
2020年末至2022年末,中超股份資產總額分別為70,591.92萬元、86,820.09萬元、104,653.77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為10,459.23萬元、17,086.66萬元和26,078.00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4.82%、19.68%和24.92%,持續上升。
公司資產負債率上升的原因主要系,第一,公司長短期借款金額增加;第二,2021年因構建長期資產等投資,公司新增票據以緩解資金支付壓力,使得應付票據增加;第三,其他流動負債增加,主要系票據背書結算貨款增加所致。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4.72倍、3.34倍和2.83倍,速動比率分別為4.30倍、2.98倍和2.44倍,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持續下降。
報告期各期末,中超股份短期借款分別為0元、0元、1,501.44萬元。2021年開始,公司長期資產建設資金投入量較高,公司增加短期借款主要用于支付原材料、天然氣費、運費、電費等日常經營周轉。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長期借款分別為0元、1,045.00萬元、3,920.00萬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