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遍山河錦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到“唱享可愛中國”
這里,后浪奔涌,青春磅礴
探尋文化根脈
感受文明互鑒
Z世代唱享江南
大家好,我是來自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胡佳怡。
今天我將帶您暫時離開城市的喧囂,踏進朱家角古鎮(zhèn)的江南第一茶樓,享受一段與茶獨處的愜意時光。
下面,讓我們一起聽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播音員 路平演繹、由我書寫的作品——《尋角里,品茗香,覓江南》
路平
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播音指導、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播音員、《聽江南》節(jié)目主持人。
[mp3 width=290 height=24 autostart=false]https://v.xinmin.cn/uploads/videos/2023/06/17/KTRL925864.mp3[/mp3]
來源:青浦文旅(下同)
凌晨四點半,喧囂散去,朱家角古鎮(zhèn)寂若無人。
摸黑穿過幽深的青石小巷,濃濃夜色中,位于北大街深處的江南第一茶樓早已燈火通明。
縷縷茶香,纏繞著家長里短的交談聲、扯著嗓子的招呼聲與茶水入口的輕嘆聲,交織成萬籟俱寂時的“鐘磬音”。拂曉時分的茶樓里,數十位年逾花甲的老茶客成了尚在沉睡中的古鎮(zhèn)最為鮮活的存在,構成淀浦河岸獨特的風景線。
三點半至八點半,是江南第一茶樓專門開放給當地60歲以上老人的免費早茶時間。茶樓掌柜江虹蔚介紹,老人們在茶樓登記后,便可在早晨隨意入場,茶水由茶樓免費提供,完全沒有消費上的經濟負擔。如今,在江南第一茶樓登記注冊的老人已有近400人。
于歷史悠久的朱家角古鎮(zhèn)而言,茶館不在少數,只是大多為順應潮流的新式茶館,如江南第一茶樓般的古典茶館已然鮮見。推開茶樓的門,一股幽幽茗香頓時縈繞鼻尖。茶樓里面雕梁畫棟、明亮寬敞,舊式八仙桌與長條凳,一溜排開,目光所及之處無不體現著懷舊之感。以木質色調為主的古樸大廳里,擺放著十余張木制四方桌,桌上標配竹殼熱水瓶、復古圖案的玻璃杯與擺放著水果、瓜子、點心的木質茶點盒,墻面立柱是灰紅相間的仿明清文化磚樣式,處處透著老上海茶館的古樸韻味。
談及茶樓歷史,清代末年,就有了這家茶樓,代代茶人都會來到這里喝茶,茶樓內所有客人們看到的物件裝飾,皆是按照原有的傳統(tǒng)恢復而來,只是陳列方式發(fā)生了些許變化。江南第一茶樓位于朱家角古鎮(zhèn)北大街,背靠漕港河,毗鄰放生橋,2004年,被公布為青浦區(qū)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013年,來自云南的江掌柜將已歇業(yè)三年有余的江南第一茶樓修正擴建,承古復業(y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恢復朱家角古鎮(zhèn)上特有的習俗“千歲早茶”和“評彈書場”。
如今,翻新后的百年茶館兼具古樸與精致兩種特性。大多時間里,江南第一茶樓已轉型成游客喝茶休閑的打卡場所。但每個尚未破曉的清晨,茶樓會褪去平日迎合時代變遷的細枝末節(jié),流露出獨屬于江南的古色古香。
江南第一茶樓,攝于2023年5月9日
《神農本草經》一書稱:“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憋嫴柚L自藥用起始,由粗茶淡飯的配料,化為士大夫品茗論道的承托,逐漸由南向北、自上而下地浸潤世俗。隋唐時期,由于采制加工技術的演進,茶葉產量達到空前規(guī)模。伴隨宋代文人對風流雅趣的追逐,茶的形象擺脫粗放的功能性,融入落花時節(jié)的細膩與韻味,茶的飲法與種類也于明清變革創(chuàng)新至琳瑯滿目。如今,中國茶文化繁花似錦、百家爭鳴,并與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連。以“人在草木間”為代表的江南茶文化,成為中國的形象名片,氤氳茶香跨越了歷史與國界,實現文化的交流互鑒。
與此同時,茶館的發(fā)展歷史融合商業(yè)性質與文化內蘊,茶館業(yè)由此成為社會嬗變的一個縮影。茶館最早的雛形是晉代的茶攤,后又沿伸為唐玄宗開元年間“煎茶賣之”的集市小鋪。至宋代,中國茶館進入興盛時期,此時茶館多稱茶肆,具備豐富的社會交往功能,如供人們飲茶閑聊、洽談買賣。明清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品茶之風的盛行,茶館形式愈益多樣,演變?yōu)榇蟊妸蕵穲鏊?,包括清茶館、大茶館、書茶館和園林茶館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書茶館,客人一面飲茶一面聽書、聽相聲、聽評彈。
布置考究的評彈舞臺、古樸典雅的茶點裝置、一覽無遺的古鎮(zhèn)美景,吸引老茶客們裹著四季的風聲來到江南第一茶樓,構建古鎮(zhèn)茶樓特有的市井氣息,見證了茶、茶館與人之間相互聯(lián)結的精神維系,傳統(tǒng)的江南茶文化也于彌漫茶香中愈發(fā)濃厚。
令人惋惜的是,隨著近年各類新式茶館涌現,傳統(tǒng)語境中聚集三教九流、市民百姓,充滿市井煙火氣的老茶館已不多見。老茶館作為民俗文化的載體,稍有落寞之勢。不過,新時期的中式茶館愈發(fā)注重歷史沉淀、文化傳承,以及茶客的品飲與社交體驗,仍是繁華都市間一方難得的社交空間。
所謂“圍爐煮茶聞暖香,且喜人間好時節(jié)”,圍爐煮茶的流行風向標,體現人們渴望在繁忙的生活節(jié)奏中尋求出口的愿望。相較于精心營造的品茶之景,或許我們也可以選擇前往江南第一茶樓,在歷史印跡中品茗茶香、暢談今朝,偷得浮生半日閑。
結語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Z時代唱享江南 之 青春手記,我是胡佳怡。謝謝路平老師的傾情演繹,帶我們一起聽見江南。
一提及江南,印刻在腦海的就是小橋流水、煙雨朦朧的溫婉之景,江南古鎮(zhèn)與茶文化的融合,作為江南地域的典型代表,極具國際傳播的時代意義。我選擇聚焦位于朱家角古鎮(zhèn)的江南第一茶樓,一方面追溯該建筑的歷史發(fā)展脈絡,背后溯源的是江南之茶、江南之茶樓的歷史進程,彰顯茶樓于當下快節(jié)奏社會的現實價值。另一方面,也由江南第一茶樓對當地老人們提供免費早茶作為引入,探討茶文化的市井氣息與人文關懷,深化茶樓作為民俗文化載體的意義。希望借助以人為本的真摯故事,向國際傳遞江南文化的內核,跨越歷史的阻隔,始終是溫暖的、動人的。
感謝收聽今天的Z時代唱享江南,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