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雷湘平、倪天穎、黃弢):當地時間8日,亞馬孫峰會在巴西北部 帕拉州 州府貝倫市 開幕,來自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的8個成員國領導人及其他受邀國代表出席峰會。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辦方,巴西外長 毛羅·維埃拉 呼吁地區國家采取集體行動來保護亞馬孫雨林。
本次亞馬孫峰會為期兩天,主要針對強化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的作用、在減少亞馬孫雨林的毀林方面設定共同目標,以及就推動雨林地區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磋商。巴西外交部長毛羅·維埃拉表示,8日當天的會議,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主要討論和批準此前已完成磋商的“貝倫宣言”,為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賦予新的使命和任務。9日的會議,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將與受邀國代表一道進行會談和討論,協調與會各方在將于今年11月在阿聯酋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采取的立場。維埃拉表示,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成員國都是亞馬孫雨林的相關方,亞馬孫是非常重要的生態區,而這些國家必須在保護亞馬孫的行動中承擔起主要責任。“我們現在討論的亞馬孫雨林是全球具有戰略意義的生態區,這里生活著來自8個國家的、約5000萬人口,同樣這些國家需要在保護雨林上作出堅定的承諾,并采取緊密的協調行動。我們需要與地區國家重建對話渠道,通過對話我們能找到大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可以讓生活在該地區的人民受益。”
受邀出席本次峰會的代表還包括印尼、剛果(布)、剛果(金)三個境內擁有大面積熱帶雨林的國家,以及來自德國、挪威等為亞馬孫基金會提供援助的國家。根據日程安排,峰會在結束時將發布“貝倫宣言”。在峰會召開之前,巴西還組織舉辦了亞馬孫對話會,來自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8個國家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民間團體等相關人士出席對話會,針對如何在亞馬孫雨林地區采取可持續的公共政策等議題展開討論。巴西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在對話會上表示,到亞馬孫峰會結束時,在與會成員國代表達成的協議中,應包含防止對亞馬孫雨林的破壞進入“不可逆轉的境地”的強制措施。“很明顯,毀林的情況不能繼續下去。確定的是,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成員國的領導人都很清楚,亞馬孫雨林的毀林情況不能進入一種不可逆轉的狀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雨林區域內國家不能單兵作戰,而必須采取區域性的團結行動,來保護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并建立起能帶來經濟繁榮的協作關系。”
1978年7月,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圭亞那、蘇里南、委內瑞拉等境內擁有亞馬孫雨林的8個國家的外長在巴西首都簽署《亞馬孫合作條約》。該條約規定,成員國在保護亞馬孫雨林、合理利用雨林資源以及促進雨林地區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擁有共同義務。為監督該條約的實施,1995年,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成立。2002年,該組織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設立秘書處。過去幾年,由于亞馬孫雨林的毀林情況非常嚴重,在巴西的主導下,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成員國召開亞馬孫峰會,要求在保護雨林方面采取協調行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