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走進珠江西岸,南海之濱,浩瀚的黃茅海海域上,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臥在碧水藍天之中。現場機器轟鳴,“基建先鋒”旗幟迎風飄揚,工人們正在搶抓施工“黃金期”。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大跨海工程,起于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平沙鎮,向西跨越崖門口黃茅海水域,經江門臺山赤溪鎮,終于臺山市斗山鎮,路線全長約31km,跨海段長度約14km。項目于2020年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據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潘放介紹,今年春節共有2000名建設人員堅守在施工一線,留在工地過年。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一方面全面梳理工程臺賬,加大疫情防控力度,要求各工地每天上報工地人數、人員流動情況及身體狀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另一方面,通過工會給工人提前發放了過節慰問品、慰問金以及春節大禮包等物資。同時,一系列的暖心活動、“以薪留人”的政策,讓工人“有錢賺”“有活干”,也為春節期間有序推進工程建設打下基礎。
林志杰是黃茅海大橋西塔施工技術員,自2020年6月項目正式動工建設起,就一直待在海上。他說,就地過年是在奮斗和建設中迎接新年。
112天完成黃茅海大橋西塔31根樁基建設任務,145天完成黃茅海大橋102根樁基建設……黃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設者們用行動詮釋“黃茅海速度”。目前,該項目高欄港大橋、黃茅海大橋兩座主橋已全面進入塔柱施工階段,站上新的節點向2024年建成通車的目標繼續沖刺。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