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0歲以上特別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發生重癥或危重癥。那么,感染后老年人應如何做好監測以防重癥或者危重癥的發生?出現哪些情況需要立即就醫?12月27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田文就群眾關心的相關問題給予解答。
田文表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可能發生新冠重癥。新冠重癥最主要的指標,就是低氧血癥合并肺炎。一般來講,老年人同時出現這兩點就屬于重癥:一是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靜息狀態下吸空氣時血氧飽和度≤93%,且低氧血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二是肺部影像學具有典型病毒性肺炎的表現。
“老人如果感覺到明顯的呼吸困難,持續發熱3天以上,或者神志萎靡,應及時就醫。尤其是要警惕‘沉默性缺氧’。”田文說,所謂“沉默性缺氧”就是老年人對缺氧反應遲鈍,甚至完全感覺不到胸悶、呼吸困難等。因此,建議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家里準備一個指夾式血氧飽和度檢測儀用于監測,如果血氧飽和度低于93%,或者呼吸頻率高于每分鐘30次,應及時送醫診治。
除每天監測血氧飽和度,田文提醒,每天監測血壓也非常關鍵。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經常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出現血容量不足以及血壓下降的情況。如果血壓持續下降,就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甚至會導致循環崩潰。尤其是既往合并高血壓的老人,在服用降壓藥之前,一定要監測血壓,根據血壓的情況調整降壓藥物的劑量。另外,糖尿病患者還要監測血糖的變化,注意觀察排尿的量和顏色,幫助判斷水分補充是否充足,如果每天尿量小于1000毫升或者尿色發深,都提示應該增加飲水。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數患者還是表現為輕癥。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下降,或者沒有明顯的血壓及心率的變化,僅僅出現發熱咽痛、咳嗽以及全身不適等情況,可以在家對癥治療并且密切觀察。”田文說,老年人居家期間用藥要格外注意。對于合并高血壓長期服用降壓藥的老年人,在服用退熱藥之后,應該密切關注血壓,每天在服用降壓藥之前要測量血壓。糖尿病患者也一樣,要警惕低血糖的發生。
田文建議,老年人發熱在38℃以下的時候,物理降溫更為合理,或者用一些長期臨床經驗證實比較安全的中藥退熱。如果超過38℃,可先給予少量退熱藥。如果無效,需要確認補充的水分是否充足(觀察尿量、尿色、皮膚彈性等),身體缺乏水分也會影響出汗散熱。必要時可以適當增加退熱藥物到足量,輕易不要過量應用退熱藥物。
田文特別提示,目前已經上市的一些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可能會減少重癥的發生,但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因此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遼寧日報記者 王敏娜)
關鍵詞: 血氧飽和度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