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遼寧,不僅是文物大省,擁有木雕鳥紋權杖、玉豬龍、金步搖、饕餮紋大圓鼎等一大批國寶級文物,而且全省14個地級市中有13個市擁有歷史博物館,更有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如果把底蘊深厚、輝煌燦爛的遼寧歷史文化比作是一頂皇冠的話,遼寧這些各大博物館珍藏的文物,無疑就是皇冠上那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這些無價之寶,凝結著遼寧先人的無窮智慧,印證著遼寧文明的悠久歷史,書寫著遼寧大地的千年傳奇。
(相關資料圖)
讓文物說話,用遼寧文物講好遼寧故事,讓世界深入了解遼寧歷史、人文底蘊,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聯合推出大型全媒體系列策劃“國寶在遼寧”,帶您走近國寶,走進遼寧。
多路記者全力出擊,圖文、短視頻、直播、云展覽、全球評比、頒獎典禮等線上與線下、報道與活動全媒體形態(tài)呈現,以全媒體矩陣為載體,報紙、雜志、網站、客戶端、海內外社交媒體賬號等多平臺聯動,十大策劃活動讓您零距離欣賞遼寧國寶、沉浸式參與策劃互動。
想知道遼寧有哪些國寶?
想了解國寶背后的遼寧?
30集中英雙語系列短視頻,以遼寧30件國寶級文物為主線,讓您和遼寧國寶面對面,為您講述凝固在文物上的歷史故事,揭開遼寧歷史與文化的神秘面紗,展現遼寧浩蕩千年的壯麗歲月。
賞國寶,品遼寧。
今天推出第一期《木雕鳥紋權杖:7200年前的鳥圖騰》。
國寶名片
名稱:木雕鳥紋權杖
年代:新石器時代
材質:木質
規(guī)格:長38.5厘米
出土地點:沈陽新樂遺址
收藏單位: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
這是一支雕有鳥紋的木質權杖,1978年,在遼寧省沈陽市的新樂遺址出土,是迄今為止國內發(fā)現現存最早的木雕,乃中國新石器考古中極為罕見的珍品。
這件木雕藝術品,出土于新樂遺址2號房址東北角,高度抽象化的藝術表達,將一只大鳥振翅待飛的千年定格再現得惟妙惟肖。
有學者指出,這件木雕是當年部落首領手中的權杖,是他號令部眾、指點江山的威權憑證。新樂人將對自然神靈的敬畏與仰望,鏤刻成這賦予想象的上古權杖。
這權杖之鳥,令人不免想起莊子名篇《逍遙游》中那只被神化的氣吞山河的大鵬鳥,它不僅是新樂人獨特的圖騰徽識,更成為后世許多北方民族鳥圖騰崇拜之濫觴。
沈陽地區(qū)有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歷史,是從新樂遺址開始書寫的,距今上限約7200年。
新樂遺址,地處今沈陽市皇姑區(qū)新開河北岸臺地,是被中國考古學界定義為“新樂文化”的誕生圣地。
7200年前,新樂先民已懂得稼穡之法,出土于此的炭化谷物提示世人,這里是中國北方農業(yè)最早起步的源頭之一。新樂之“黍”,很可能沿著最早的草原絲路,傳向了中亞、西亞與歐洲。
7200年前,新樂人已開始燒煤取暖,雕琢精美的煤精制品,將中國的用煤史前推了驚人的5000年!
……
木雕鳥紋權杖,依然矗立在沈陽新樂遺址內,升格為萬眾矚目的沈陽城市地標:太陽鳥雕塑,訴說這座古老城市的前世今生。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