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增加,作為居民健康“守護人”的家庭醫生,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時刻守護著居民健康。1月3日,記者從和平區衛健局獲悉,和平區每個社區都配備了1名白班家庭醫生和1名24小時在線的醫療管家,保障居民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同時,為他們答疑解惑,消除焦慮、緊張情緒,全方位守護居民健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家庭醫生在“身邊” 保障居民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1月2日晚上11時多,和平區太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李舒暢的手機響了起來。“李大夫,我媽媽血氧降到了91%了,怎么辦啊?”電話那頭是環宇社區的居民,“他母親因為有腎病,一直在進行透析,現在又出現了血氧值降低的情況,有點慌了。”李舒暢稱。
“您先別急,先讓她俯臥一會兒,拍拍背看看能不能咳出痰來,估計是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化痰藥再加點消炎藥,多觀察著點,有呼吸困難、胸悶胸痛趕緊給我打電話,我手機24小時開機。”老人兒子按照李舒暢的指導操作,老人的血氧值很快就上升到98%。
記者獲悉,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的醫療保障,和平區衛健局制定了24小時醫療管家制度,為每個街道的每個社區都配備了1名白班的家庭醫生和1名24小時在線的醫療管家,為區域內居民提供醫學咨詢、購藥指導、防護指導、健康隨訪、協助轉運就醫等服務,李舒暢就是正大、洪福、環宇、五環四個社區的24小時醫療管家。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每天都能接到三四十個咨詢、求助電話。
李舒暢稱,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年居民,合并高血壓、冠心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發燒癥狀,體溫一直在37.2℃-37.5℃之間,雖然溫度不是太高,但由于患者有基礎性疾病,李舒暢對他十分關注,一直在微信上指導他用藥。用了三天藥后,老人的低熱、咳嗽一直沒有改善,李舒暢敏銳地察覺到,患者有可能出現了炎癥感染。經過肺CT診斷,李舒暢的判斷得到了證實,老人經過及時治療避免了危重癥的發生。“作為家庭醫生,我們時刻在居民‘身邊’,保障居民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線上問診服務 居民享受實時咨詢和診療服務
“大夫,我自測抗原陽性了,怎么能避免家人被傳染上啊?”“您需要每天定時開門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區域的通風和消毒……”在專門為新冠病毒感染者開設的24小時熱線電話里,和平區沈水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小卉正在耐心地為居民解答問題。“很多居民感染了,不方便出門,我們就開通了線上問診服務,這樣既減少了病毒傳播的風險,又讓群眾能夠享受到我們實時的診療服務,幫助他們緩解焦慮。”王小卉稱,開通服務熱線對居家隔離治療人員進行指導,有了24小時應答的醫療管家,和平區居民的咨詢和醫療需求隨時可得到滿足。
同時,家庭醫生團隊還為簽約居民建立微信群,提供線上治療用藥咨詢服務,必要時視頻診療,有效縮短了就醫時間,緩解了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壓力。
和平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做好居家治療人員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和平區衛健局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的指導工作進行了規范,并依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以社區為維度,組建了全區73個家庭服務醫生團隊,覆蓋了全區102個社區,10個村和1323個網格。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