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流感應該怎么治療?如何科學預防流感?3月17日,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管理所醫師寇瀚文進行詳細解答。
問:流感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答: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問:得了流感會有哪些癥狀?
答:流感起病急,大多為自限性。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至40℃,可有畏寒、寒顫,多伴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癥狀。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癥狀更加明顯。重癥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并發癥,甚至死亡。
問:得了流感應該怎么治療?
答:一般患者在出現癥狀后,建議居家休息,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以避免傳染。治療重點是緩解發燒、咳嗽等流感樣癥狀,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持續高熱,如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應及時就診。
問:如何科學預防流感?
答:1.做好個人防護
日常注意保持手衛生和咳嗽禮儀等良好衛生習慣。在流感流行的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如必須接觸應做好個人防護。
若出現呼吸道癥狀,應居家休息,進行健康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家庭成員,接觸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減少疾病傳播。前往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環境衛生
保持居所清潔通風,對門把手、扶手等重點部位定期清潔與消毒。
3.加強集體單位健康監測
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加強校內晨午檢和全日觀察。出現流感樣病例時,患者應居家休息,減少疾病傳播。如發生聚集性疫情,應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