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分論壇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明超/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博鰲3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明超 王林)3月29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辦“世界經濟展望”分論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出席分論壇時表示,世界經濟面臨很多挑戰,影響平穩運行,其中有兩大因素影響世界經濟的恢復增長。
3月底,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陸續公布了去年的經濟數據,趙辰昕分析指出,從最新數據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增長動能不足,下行壓力凸顯。
趙辰昕認為,影響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第一個是因素是“趨勢性”。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增長率的趨勢是往下移。2009年至2019年世界經濟平均每年增速大概是3.2%,此前10年的1999年到2009年大概是3.5%,疫情這三年世界經濟增長波動很大,但趨勢性下行沒有改變,估算下來這三年世界經濟年均增長僅1.9%。
政策調整是另一個影響因素。趙辰昕說,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很大沖擊,2020年當年深度衰退,負增長3.1%。很多國家因此出臺了大規模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推高了通貨膨脹。各個國家刺激政策陸續推出,但內生增長動力不足,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壓力很大。
雖然如此,趙辰昕對世界經濟的未來仍持樂觀態度。他表示,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整體前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加快深入推進,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也在不斷深化。
趙辰昕說:“這一切都是積極樂觀的,都會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提供新機遇,創造新條件,注入新動力。世界經濟復蘇道路曲折,前景光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