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資料圖片)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是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學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在此之前學生學過整數除法,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工作,本節課又是后續學習其他類型小數除法的基礎。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除法,但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一定的區別,對于學生們來講如何處理不同點,化未知為已知,就較有難度,需要老師在教學中進行幫助和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探究計算原理、總結計算方法的過程,觀察、總結、歸納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應用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教學難點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算理。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采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引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會從實際生活出發,展示教材主題圖,提出問題:本校一幢6層教學樓高23.4米,平均每層樓高多少米?
組織學生嘗試列式,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列式。
學生可以得出:求平均每層的高度,就是把高度23.4米平均分成6份,求每一份是多少,應該用除法解決,即23.4÷6。
在這里我會肯定學生的想法,指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再通過問題“如何計算這個除法算式?”引出課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這樣設計從實際出發,有助于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問答的過程也是對除法的意義的復習,有助于后續課堂的開展。
(二)探索新知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新授環節。我會先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思想,將小數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我會提出引導性問題:小數除法不會計算,我們會計算什么除法呢?你們能轉化成整數除法嗎?
學生容易想到通過單位換算,將23.4米轉化為234分米,進而得到算式234÷6,此時請學生上臺列豎式計算出結果:平均每層樓高39分米,轉化為米作單位后為3.9米。這樣設計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解決未知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為后續算理的探求提供借鑒。
之后我會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第二種方法:
①小數的整數部分除以6,結果為多少?
②整數部分除以6所得余數以及小數部分除以6應該處理?
師生共同明確計算步驟:先用整數部分23除以6商3余5,所以商的整數部分為3。余數5與小數部分的4利用數位間的進率看作54個十分之一,用54個十分之一除以6,所得結果為9個十分之一,商9應該寫在十分位上。結果是3.9。
學生能夠在計算過程中初步理解算理。
接著我會請學生觀察豎式中被除數和商中小數點的位置特點,總結結論: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