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藤縣保衛戰_滕縣保衛戰始末 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藤縣保衛戰_滕縣保衛戰始末 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藤縣保衛戰(藤縣保衛戰始末)
文/高菲
01.走出四川抗日
(資料圖片)
1938年3月21日,《新華日報》報道如下:
十七日,蜀兵攻城,都督王、、縣令周,都到城上督戰。我是一個生存運動員,在國王的鼓舞下,依然奮勇殺敵。我死于17日下午三點,被東南城兩個缺口登上,逃往西城。趙的參謀長魏彬被王團林打死,師長王腹部中彈。成衛很難為自己辯護,就是用手槍自殺,死時甚至高喊“中華民國萬歲”...周縣長也跟他在一起。
這是一篇關于中國軍隊在藤縣保衛戰中犧牲的將軍王的報道。王,川軍著名將領,1893年7月生于四川。早年參加四川保路運動,后赴四川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從而進入部隊。1914年軍校畢業后,分配到川軍第二師劉存厚任排長。
王因在戰爭中的艱苦工作而聞名。內戰期間,他多次奉命圍剿紅軍,著實讓紅軍吃了不少苦頭。
七七事變后,川軍奉命出川抗日。當時,王是122師師長,他的部隊于1937年9月12日在德陽慷慨宣誓,以鮮血報效祖國。宣誓后回到家鄉與家人告別,隨后帶領川軍經川陜公路奔赴抗日前線。
沒想到,這個告別居然成了告別。
02.藤縣保衛戰
1937年底,徐州會戰打響,日軍企圖打通津浦路,攻占徐州。危急時刻,韓福舉指揮大軍不戰而退,放棄濟南、泰安等地,使得金浦路北段得以打開。在這危急關頭,王率領的122師作為222軍的先頭部隊,奉命增援津浦路北線。
1938年1月,將軍率領122師奉命鎮守藤縣。3月初,日軍集結大量兵力,準備進攻藤縣。3月10日,孫振將軍命令王率122師進入藤縣,并任命他為41軍總司令,統一指揮122師和124師。
3月14日,日軍第10師團在戰斗機的掩護下,向藤縣外圍發起進攻。藤縣保衛戰正式打響。
經過14日一整天的激戰,國軍戰線不變,日軍未能實現正面突破的目標。15日上午,日軍繼續猛攻45軍陣地。經過守軍的激烈防守,日軍仍然毫無進展。同一天,另一支日軍,約3000人,對124師團370旅的防區進行了攻擊。該旅保衛了陣地,但遭受了重大傷亡。為防止敵人包圍藤縣左后方,王緊急調遣在藤縣擔任城防的124師372旅去救370旅。經過激戰,終于穩住了防線,日軍在這邊的進攻沒有取得突破。
15日下午,為防止敵人乘隙向藤縣左側滲透,王命令北沙河727團抽出一個營兵力,保護藤縣左側的洪城和藤縣西北的高廟。
日軍在對藤縣外圍的進攻沒有重大突破后,繼續集結兵力,企圖從龍山以東迂回到藤縣右翼,撇開正面陣地,直接進攻藤縣。
當時駐扎在藤縣城關的只有122師、124師、127師三個總部和346旅總部。每個總部只有一個警衛連、一個通信連和一個衛生隊。此外,由藤縣縣長周統領導的警察和保安隊只有500多人,所有這些加起來有近3000人。此時有近萬日軍集結進攻。藤縣的情況非常危急。
王的部隊,在大川的日軍,膠著在藤縣前線戰場,只有122師366旅的一個團可以支撐。團長是王文珍。王將軍命令王文貞所在團向縣城沖去,但該團離縣城較遠,所以要抓緊時間沖。王將軍迅速向第22軍司令部請求支援。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危急關頭,王從前線戰場撤回一個團支援縣城。團長是張宣武。
15日夜,王、從縣城集結兵力,向縣城四面八方布置,自己率師部在縣城西關指揮。當晚,部隊徹夜未歇,緊急搬運彈藥,加固工事。16日拂曉,日軍集中優勢兵力圍攻藤縣,空軍約20架飛機飛到縣城轟炸空。
03.三急消息等不及近在咫尺的援軍。
王在城內對部隊說,作為一名軍人,要“受命不辱,臨危不懼,負傷不倒,被俘不屈”。16日晨,日軍經中國守軍防守未能突破縣城。大將王見日軍過于強大,城內大軍防守不住,便發電報給大將孫振,請求支援。
孫電告:“主席來電,要我們留在藤縣,等待唐團前來救援。唐系先頭部隊已于昨日抵達臨城,后續部隊正在陸續抵達。當我催促王連鐘君趕快北上的時候,你要確保藤縣正在等待援軍。你的總部應該馬上搬到城里,這樣你就可以親自指揮和保衛這座城市了。如果缺兵,可以把城外的41軍全部調回城里,堅守求援!”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