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歌丨李長青:瑪依塔斯“魔鬼風區”的搶險先鋒
堅守崗位,彰顯責任擔當。在新疆瑪依塔斯風區,有一支服務隊常年堅守在這里,它就是塔城公路管理局組建的“雪蓮花”搶險救援服務隊。
(相關資料圖)
瑪依塔斯風區一年中8級以上大風天氣多達150天,是世界罕見的暴風雨災害地帶,但這里又是連通新疆南北的重要通道。90后駕駛員李長青是服務隊里最年輕的隊員,12年來,他參與救援700多次,與風雪抗爭,保障道路暢通。今年,李長青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氣溫回升,正是公路養護的好時機。這些天,李長青和“雪蓮花”搶險救援服務隊的隊員們正在加緊進行道路養護。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駕駛員 李長青:每年從四月份開始,一直到十月份,是我們夏季的養護作業,在路上修補坑槽、整修路間邊坡,等夏季把這些道路的病害都處置完了,冬季可以提高過往司乘人員的行車安全。
李長青和同事們正在維護的這條道路是瑪依塔斯風區重點防護的路段。進入冬季,狂風裹著暴雪,經常造成車輛滯留、旅客被困。如果救援不及時,車輛熄火后很有可能會出現司乘人員嚴重凍傷的后果。“把路放在心上”,是師傅和李長青說得最多的話。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駕駛員 巴圖散:有我們在,就要讓受困群眾多一份安心。我希望我的徒弟們,能夠在艱苦的環境里,好好磨煉意志,不怕苦、不怕難;不辱使命、不負所托。
每年11月開始,李長青和救援隊的隊員們就要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在這100多公里的風雪路段展開搶險救援。讓李長青終生難忘的一次救援是在2021年1月,當時,省道201和省道318瑪依塔斯路遭遇13級大風襲擊,途經的100多名司乘人員全部滯困在風區。接到救援電話,李長青他們駕駛6輛巡道車,迅速趕赴救援現場。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駕駛員 李長青:那場風也是我上班以來遇到過的最大的一場風,心里也是特別著急,就想趕快找到被困的司乘人員。我們知道這個白毛風有多厲害,司乘人員一旦下車了,可能走出去五六米,就再也回不到車上了。在這么極端的天氣情況下,多在風區里待上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在救援返回途中,由于風勢太大,有時前方的能見度還不足1米,李長青他們只能憑著勇氣和經驗小心駕駛,一步一步摸索前行,有幾次救援車險些開下路基,情況十分危險,這也讓李長青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死亡的危險。經歷了一天一夜的救援,滯留人員全部安全駛離風區。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駕駛員 李長青:特別害怕,你把手伸出來,連自己的手掌都看不到,那么大的風,已經分不清方向了。什么都看不到的時候,就只能人在前面帶路,帶著車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們從風雪救出去。他們平安,就是守護一個家庭的平安,一切都值得。
經歷了這次危險救援,也讓李長青終于明白了同是搶險救援隊駕駛員的父親常說的,救援工作并不是“救出一輛車”那么簡單,而是守護萬千家庭。在李長青童年的記憶里,父親李建成長期駐扎在“魔鬼風區”瑪依塔斯,一家人常常不能團聚。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退休職工 李建成:一旦上了搶險車,就要把旅客安安全全地帶回來,它是我們工作的動力。選擇這個職業,盡力去干,干好,吃苦耐勞的風格不能丟。
2011年,大專畢業后的李長青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塔城公路管理局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最年輕的搶險隊員。一次次參與搶險救援,也讓李長青漸漸體會到父親34年堅守的不易。
不忘父輩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李長青又把創新注入新時代的搶險工作中。這些年,不光熟練掌握駕駛技術和道路維護,李長青還成了塔城公路管理局最年輕的全能機械操作手,大型挖掘機、自卸車樣樣精通。最近,李長青和同事們剛剛完成了除雪車灑鋪箱融雪劑松動器的技術革新和改造,給駕駛員在雪地搶險救援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駕駛員 李長青:在風區里面搶險,有的時候就是幾厘米的誤差,所以技術一定要精,我們現在的設備越來越先進了,也越來越智能化了,所以我們就要不斷地去學習,才能更好地掌握現在機械的這些性能。在搶險工作中,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12年來,李長青先后參加風區的搶險保通工作700余次,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在新征程上,李長青說,要發揚勞模精神,繼續做好群眾的平安守護人。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駕駛員 李長青:搶通是責任,保暢是使命。干我們這一行責任重大,一定要做到險情面前絕不退縮,全力以赴確保過往群眾安全。我們一定要立足崗位、勇于創新、拼搏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總臺央視記者 韓冰 新疆臺 李可 張華遷 楊靜)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