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5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趙鵬昊、楊帆
【資料圖】
日前,站在約三層樓高的煤氣凈化器下,鄧晶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技改后建成的。”接著來到管道交錯的甲醇生產裝置旁,她說:“這兩臺設備每年可減少甲醇產量損失1440噸。”
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的甲醇裝置廠區,留下鄧晶十幾年的奮斗足跡和青春汗水。
2007年夏天,鄧晶從校園步入工廠,成為開灤集團唐山中潤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廠的第一批技術工人。當時,公司處于建廠起步階段,焦爐煤氣制甲醇裝置在我國保有量極少,員工都是新手,可借鑒的操作經驗很少。
“以前學的是理論知識,能親身參與工廠建設是實踐的好機會,讓我對相關設備裝置的內部構造、管道鋪設等有了全面認識。”鄧晶說。
見證一個大型煤化工項目的建成、投產、達產,對鄧晶來說是寶貴經歷。她上班時鉆設備、登高塔,掌握每一個生產環節,下班后研究裝置結構、翻看圖紙說明、查找相關材料,為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情況準備預案……很快,她當上了值班長。
甲醇生產接觸的都是易燃、易爆的氣體和液體,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2007年底,項目正式投產不久,鄧晶便遇到驚心動魄的挑戰——一臺大型運轉設備突然“跳車”,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5.5兆帕的高壓,隨時可能引發爆炸。鄧晶冷靜判斷,沉著應對,幾十秒內迅速發出緊急“停車”指令。
鄧晶回憶:“這一切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身后站滿了公司各級領導……”
王志剛和鄧晶是同校同年畢業來到中潤公司的,他說:“鄧晶上學時成績優秀,工作后特別勤奮好學,是一個全能的操作手,成為全廠第一個女值班長。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永遠有一股鉆研的勁兒。”
提高產量、降低成本、保持裝置長期安全穩定運行……是鄧晶心中最大的事兒。在她和同事們的不斷摸索和攻關下,2013年公司甲醇產量創下新高。一年后,“鄧晶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2015年,鄧晶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評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在第七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7年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
“鄧晶在自己鉆研技術的同時,樂于和同事們分享交流,前后帶了30多名徒弟,有的成為值班長,有的成為技術標兵。這幾年,她還通過線上線下與全國多地高校學生分享經驗,并通過煤炭行業技能大師教學平臺直播授課。”中潤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新兵說。
“我的性格就是這樣,愿意做有挑戰性的工作,愿把每一個技改創新項目看作是自己的作品。每當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困難時,心中非常有成就感。”鄧晶說。
記者了解,“鄧晶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提出合理化建議約300項,完成創新項目60余項,攻克生產技術難題40多個,有效提高了裝置產能,為企業創效達幾千萬元;2020年12月,獲評“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時光流轉,當年的荒灘已崛起現代化煤化工園區,鄧晶也成長為一名高級技師。“我會沉下心,在一些重要技術環節上繼續攻關,同時做好傳幫帶工作,培養更多技能人才。”鄧晶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