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餐飲業的復工帶來了重重困難,很多時候,她跑到餐飲店門口仍是緊鎖的大門。200家餐飲商戶,她要跑比平時多幾倍的次數。“我要親自將宣傳材料交到餐飲商戶的手中才踏實,疫情當前,要求餐飲企業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要求,一定要確保廚房操作過程中各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開啟,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保障空氣質量。”王夢迪說。
生態環境局還肩負著醫院行業的日常監管,疫情期間一提到醫院兩個字,誰都會皺眉。按照市區兩級的要求,各生態環境執法大隊需要對轄區的發熱定點醫院進行以每個月為一個周期的執法檢查,雖知危險,但王夢迪主動請纓去一線,要求醫院負責人帶領她去醫療廢物、涉疫生活垃圾的集中分類儲存場所進行檢查。這是醫院最危險的地方,在一個幾平方米的密閉儲存間內放著各類醫療廢物,王夢迪需要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翻看各種記錄單,對醫療廢物、涉疫生活垃圾的產生量、轉運記錄、運輸車輛信息、司機信息等進行詳細的核對檢查。為了確保醫療廢水排放達標,王夢迪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并對自行監測的記錄進行逐一核對,將運行記錄復印保存。
在外奔波了一天,回到隊里后,王夢迪還要繼續電話跟蹤了解運輸醫療廢物和涉疫生活垃圾的詳細情況。她告訴北青報記者:“非常時期,就要非常對待,那些司機剛開始接到我們部門電話時,還以為是騷擾電話,經常直接掛掉。當我們亮明身份,并表明我們是為了保證這些廢棄物能夠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集中處置而進行跟蹤時,他們也表示理解,并且很配合。”
起初得知王夢迪要投身戰“疫”一線時,王夢迪的媽媽雖然嘴上沒說不同意,但充滿了擔憂。當聽說王夢迪報名去醫院檢查時,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提出了反對。但王夢迪說,既然工作需要,她一定要站出來,這是她的職責。
文/本報記者 劉婧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