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雷州正著手扶持流沙珍珠產業發展,規劃片區打造產業基地,以推進大文旅開發為契機,把珍珠產業與旅游產業結合起來,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重現流沙港的魅力。市兩會上,來自基層的市人大代表何德邊十分關注南珠產業發展,建議政府出臺政策,規范南珠發展,促進珍珠養殖產業健康發展,重振南珠輝煌。
流沙灣具有得天獨厚的海水珍珠養殖條件,20世紀60年代初期,就進行人工養殖珍珠,到了20世紀90年代,雷州、徐聞等地群眾積極投資珍珠產業,形成了珍珠貝人工育苗、珍珠貝養殖、植核育珠、珍珠加工與銷售等產業鏈,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湛江珍珠養殖面積達到5.25萬畝,成為名副其實的南珠中心。“流沙南珠”于2005年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稱號。
何德邊是新一代“南珠人”,2016年10月底,當時31歲的他決定返鄉創業。目前,他已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在家鄉建立珍珠孵化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基地。他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管理入股+技術分紅”全方位參股的創新模式,科學合理規劃布局珍珠養殖區,做好珍珠的統籌供應,以優質的產品拓展市場,重振南珠的品牌。他建議,構建育繁推體系,實現養殖良種化。依托廣東海洋大學等,建立海水珍珠貝良種場和育種中心,開展育種技術與品種培育,開發馬氏珠母貝抗逆與耐高溫品種,提高育珠貝成活率。根據市場需求培育各種有色珍珠,促進南珠養殖多樣化發展。
何德邊說,要實施海區養殖規劃,建議政府制定振興南珠政策,規劃好南珠發展策略,堅持陸海統籌,協調處理好海洋漁業與其他產業的發展,合理布局南珠產業開發;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區域養殖容量和密度控制,采取海域輪休制,大力發展深海、外海養殖,尤其是對優質的傳統南珠養殖海域明確重點保護。
振興南珠產業,培育技術人才是關鍵。何德邊建議制定人才培訓政策,與企業一起做好人才培養計劃,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培訓工作,定時間,定地點,定工種舉辦培訓班,確保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每年挑選一批青年,利用一二個月時間進行學習培訓,解決植核人員青黃不接問題,留住人才,傳承技術。
近年來,廣西北海為了振興珍珠產業,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振興南珠產業的意見》《關于振興南珠產業扶持和獎勵措施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何德邊表示,我市可借鑒北海,出臺政策規范南珠發展,加大對南珠產業的管理,促進湛江市珍珠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重振南珠輝煌。
此外,他還建議加強珍珠深加工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技術交流和合作,整合科研力量;培育南珠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管理模式;爭取上級專項財政資金政策支持,切實減輕企業、珠農負擔,支持南珠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