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結束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并訪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記者:在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較嚴峻背景下,赴俄羅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有何重要意義?會議討論了哪些問題,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王毅:本次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首次召開的實體多邊會議,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各方重啟線下交往、面對面探討合作的一次重要嘗試。上海合作組織8個成員國外長和2個常設機構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組織發展與地區合作大計。會議通過新聞公報,批準20多項文件草案,展現了互信互利的“上海精神”、彰顯了上合組織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的建設性作用。
這次外長會的核心任務,是為將于11月舉行的上合組織視頻峰會作政治準備。外長們期待以峰會為契機,更有效地應對全球挑戰、化解安全風險、共享發展機遇,在上合組織即將進入第三個十年之際,將其打造成多邊主義和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外長們就此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和成果。
一是確定請成員國元首發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聲明。上合組織成員國為二戰勝利付出巨大民族犧牲,一致認為應堅決捍衛二戰成果、反對篡改二戰歷史、堅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二是凝聚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識。百年變局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外長們重申這一倡議具有現實意義,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確認了其在上合組織合作理念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推動國際抗疫合作。外長們認為,要弘揚“上海精神”,把團結合作作為戰勝疫情的最有力武器,攜手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為后疫情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四是拓展全方位合作。外長們強調,要繼續加強安全合作,合力打擊“三股勢力”,共同營造良好安全環境。各方普遍認為,應深化經貿投資、互聯互通、數字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重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五是倡導支持多邊主義。外長們主張,要以聯合國成立75周年為契機,鞏固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中心協調作用,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進一步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中方提出的“全球數據安全倡議”與各方理念相合,受到積極呼應。外長們決定提請峰會發表保障國際信息安全聲明,表明成員國共同維護國際信息和數據安全的明確立場。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