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招商引資為抓手蓄積發展后勁”,這是白云區明確的前進之路。尤其是今年以來,白云區在招商引資工作上持續發力,前三季度已招商落地項目128宗、總投資額近900億元,圍繞“6+6”現代產業體系引入了諸如百度智能云、中建華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并謀劃產業用地20萬畝,出讓逾千畝,助推白云的發展熱潮不斷奔涌向前。
招商結碩果 積蓄發展動能
10月11日,白云區成為全廣州的聚焦之地。
在這一天召開的2021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峰會暨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上,11家企業簽約落戶白云,包括AI巨頭百度、軟件百強廣聯達、德企軌交龍頭克諾爾等,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超高清、軌道交通、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多個科技前沿產業領域,總投資額約150億元。
龍頭企業的搶灘登陸并非偶然,反映白云區當下奔涌的經濟發展活力,以及對企業強大的吸引力。
在峰會召開前的1—9月,白云區就已完成招商落地項目128宗、總投資額約891億元,包括中建華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融創空港投資有限公司、廣東南湖游樂園有限公司、廣東粵海置地發展有限公司云港城、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5宗投資額在50億元以上的項目。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白云區招商引資的熱潮并非集中民科園或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等某個區域,而是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就在峰會結束5天后的10月16日,三元里街簽約粵海云港城、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廣州市南方科技轉化研究院等9大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事實上,今年前9個月,白云區已有9個鎮街招商項目投資總額達40億元以上。
另一個頗為亮眼的數據是,前9個月白云區新開工產業項目達50宗,總投資約248億元,1—8月貢獻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7%。大幅增長的數據背后,是白云區通過全鏈條加速,大幅將建設動工時限縮短至半年內,其中11個項目實現落地即開工。招商引資的累累碩果,正為白云區的現在與未來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布局“6+6” 崛起科創強區
在峰會簽約的11家企業中,最令人關注的無疑是白云區與百度的合作。據悉,百度將投資50億元,在白云區成立百度智能云華南公司,建設百度智能云華南區研發運營中心及“AI+工業互聯網基地”。此次白云區與百度智能云攜手,將積極深入推進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落地,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圈,并形成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未來將立足白云、面向廣州、輻射華南、服務全國。
從上述描述中既可窺見百度智能云的宏大布局,亦能折射白云的勃勃雄心。事實上,白云區業已確立建設科技創新強區的目標,招商引資正以此為主旨而展開。
北大—廣東激光等離子體研究院聯合實驗室落戶白云,清華力合科創中心項目落地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科技城內哈工大大數據集團海特云谷產業園項目、北大科技園國際科創廣場項目相繼開工……今年以來,白云區不斷強化對科技創新資源的吸引。
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廣州民營科技創展中心在今年10月于民科園正式啟用,中心將身兼廣東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綜合展示中心、廣東民營企業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及科技成果轉化實體平臺等多項重任。民科園更獲全國工商聯認可為“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而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白云區也將全面構建由六大千億級支柱型優勢產業集群、六大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組成的“6+6”現代產業體系。
白云區投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白云區的招商引資也將圍繞“6+6”現代產業體系而展開,包括發揮北大科技園、中關村信息谷等科創平臺帶動作用,五年內引入超100家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企業;培育大灣區軌交產投集團、德國克諾爾等分鏈主企業,打造全產業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力爭軌交企業超100家;“白云美灣”打造全產業鏈集聚發展的化妝品產業生態圈,生物醫藥產業全面強鏈、補鏈、延鏈,到2025年,“白云美灣”產業目標規模將達到1000億;發揮華為廣州研發中心、廣東省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龍頭效應,打造智能汽車、激光、第三代半導體等超100億元規模未來產業集群等。
劃地20萬畝 打開發展格局
在白云區,優質企業紛至沓來的同時,發展平臺的建設亦如火如荼,產業導入正是水到渠成。
今年以來,白云區投促局按照“一鎮街一平臺”要求,新策劃新和先進制造產業園、廣州種業之都、廣州食材之都等一批具備發展潛力的產業區塊。截至目前,共謀劃招商引資產業區塊46個、總用地面積約20萬畝,總建筑面積約7000萬平方米。
其中的明珠,無疑就是以“一園一城一示范區”為首的重大產業發展平臺,建設速度大步向前。
民科園收獲重大利好,省委深改委已印發《廣州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行動方案》,未來可在發展規劃、用地、人才等多方面獲得優惠政策傾斜。其核心區啟動整村收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美麗健康等14宗工業用地出讓,美麗健康產業園12宗項目加快開工建設。
另一重點發展平臺,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已制定開發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和2021年工作計劃,并啟動白云湖數字科技城改革創新行動方案項目,已完成收地約8300畝,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速,已集聚中關村信息谷、北大科技園、哈工大大數據集團、清華力合科創等重點項目。
白云新城43平方公里納入市重點功能片區,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不斷完善,已完成產業項目出讓43宗,24宗項目正在開工建設,全力打造軌道交通、航空、金融、建筑等總部經濟集聚區。
華為廣州研發中心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廣州西岸乘風待起。廣州設計之都一期14宗重點招商項目加速落地,二期定位“新城建示范及智能建造產業基地”。時尚之都已有第一宗產業用地項目成功落地。白云區未來還將創新打造白云神山物流樞紐、白云(萬洋)眾創智造城等重大產業平臺項目。
平臺建設開足馬力,建設一批,謀劃一批,白云區的產業發展藍圖次第鋪陳,打開大格局。
多層次護航 打造發展熱土
把商招進來只是第一步,白云區還通過多層次護航,努力打造發展熱土。
企業的發展空間得到保障。今年1—9月,白云區共掛牌出讓國有產業用地項目29宗,總投資額約387億元,達產年營收/產值約291億元。其中,商業商務用地12宗,總用地面積約534.41畝,北大科技園、魅視、訊貓等科技型企業落地;工業用地17宗,總用地面積約569.80畝,紅日、長川、半徑銅材等制造業企業落地。
白云區還印發了《白云區村集體建設用地產業導入指引》,探索制定城市更新舊廠房、舊村莊改造項目產業導入指引,村集體留用地產業項目取得突破,江高鎮塘貝村商業綜合體留用地項目等10宗留用地項目完成摘牌,總用地面積約413畝,建筑面積約82萬平方米,投資額約51億元。
惠企政策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去年8月,白云區印發實施了《廣州市白云區促進招商引資企業落戶若干辦法》;今年9月,又印發實施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惠企政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等4個惠企政策文件。由此構建起了“1+4+N”惠企政策體系,涵蓋了對總部企業、重點“四上”企業、中小企業、新引進企業的全方位政策支持。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2020年末,白云區“辦事不用跑”事項比例達到了92%,更榮獲了2020年度中國政博會“四大獎項”、獲評賽迪營商環境百強區(2020)第七名。在此基礎上,白云區繼續深化落實營商環境4.0改革,在“三減一優”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簡政放權、數字賦能、流程再造,爭取一批改革試點落地,打造營商環境示范樣板。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