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前,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如果一不小心“陽”了怎么辦?居家的情況下該如何用藥?吃完退燒藥后反復高熱,是否能繼續(xù)吃退燒藥?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王可可。
“目前針對病毒感染大多采取的是對癥治療,通過合理使用藥物來緩解、抑制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王可可說,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一種藥物,相同藥物的藥效也存在個體差異,這也愈發(fā)凸顯了科學合理用藥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科學合理用藥呢?王可可表示,首先要做到非必要不吃藥,這主要是針對無癥狀感染者而言的,即沒有出現(xiàn)發(fā)熱、咽痛等癥狀,無需特殊治療,注意充分休息、合理飲食即可。
一旦出現(xiàn)了相應癥狀,如發(fā)熱、咳嗽,尤其是全身肌肉酸痛等,在合理飲食、充分休息的基礎上,可給予藥物對癥治療。常用的對癥藥物包括解熱鎮(zhèn)痛藥、止咳祛痰藥等。發(fā)熱多選擇退熱為主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以及部分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比如連花清瘟顆粒、清肺排毒顆粒等;咽喉部疼痛,可選擇地喹氯銨、六神丸或局部應用含片;咳嗽咳痰可進行分辨,痰不易咳出可選擇溴己新、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藥,咳嗽不止(干咳)可選擇右美沙芬、福爾可定等止咳藥及復方鮮竹瀝液、宣肺敗毒顆粒、急支糖漿等中成藥止咳藥;流鼻涕主要使用抗組胺藥,比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對癥治療時相同療效的藥物選擇一種即可,千萬不要反復疊加使用。王可可提示,解熱鎮(zhèn)痛藥不推薦與常見的感冒藥同時使用,也不可與部分中成感冒藥同時使用。特別是名字中含有“酚”“氨”字樣的感冒藥以及中成藥類感冒藥中,都可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成分,服用前一定仔細閱讀說明書,避免重復、超量用藥。
對于近期很多人都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陽”的經歷,推薦藥物,王可可認為,不能完全套用,要根據(jù)自身的癥狀對癥治療,選擇合適的對癥藥物。特殊人群用藥應更加謹慎,兒童盡量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口服液體劑型,并遵照說明書推薦劑量服用,3個月以上患兒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6個月以上患兒可服用布洛芬,不推薦兩種藥物交替使用。孕婦出現(xiàn)發(fā)熱時,可在權衡利弊后嘗試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由于對乙酰氨基酚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因此肝功能異常患者可使用布洛芬退熱。
對于很多人關心的“如果沒有癥狀或者同住者出現(xiàn)感染的情況,是否可服用少量的藥物預防”,王可可回復,大可不必。現(xiàn)有藥物預防方案均未顯示出明確的有效性,因此不建議進行藥物預防。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適量運動,加強休息,均衡營養(yǎng),多喝水,多吃水果,確保足夠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王可可還特別提醒,盡管抗原檢測仍顯示兩道杠,但已經沒有發(fā)熱、咳嗽、頭痛等癥狀的患者可停止服藥,以免造成藥物過量、肝損害等風險。
(遼寧日報記者 王敏娜)
關鍵詞: 藥物預防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