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9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要點如下:
北京各區、各部門要認真對照新十條,該取消的原有防控政策措施要堅決取消,該調整和優化的防控政策措施要迅速調整和優化,盡快實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復。
取消到崗率和跨區流動限制
【資料圖】
取消員工抵京“三天三檢”要求
取消新十條要求外的復工復產場所核酸陰性證明查驗
取消進口非冷鏈貨品、散裝散建、房屋中介、住宿服務、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級旅游景區、生產車間等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要求
恢復位于地下密閉空間的酒吧、KTV、網吧、健身等場所的經營
恢復堂食
恢復各類賓館酒店會議、培訓、宴會(婚宴)的舉辦
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在京團隊旅游、進出京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適用于重癥患者的用藥優先配送至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相應專科醫院,適用于兒童的劑型優先配送至設有兒科門診的醫療機構,對于投放至藥店的大包裝退燒藥嚴格要求按需拆零銷售。
目前,北京市藥品生產企業產能逐步提升;醫療機構退燒藥庫存逐日增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庫存逐日增加;藥品批發企業銷售量逐日增加。北京本地保障市民的用藥出現一定緩解,但仍處于“緊平衡”狀態。
發熱門診總數由94家迅速增加至1263家
會上,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表示:北京市因時因勢及時動態調整醫療資源,快速增設發熱門診,發熱門診總數由94家迅速增加至1263家,其中二級以上303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60家,最大限度保障發熱患者就醫。
西城、朝陽、豐臺等8個區利用體育館等轉化擴容發熱診室 單日提升發熱患者接診能力4200人次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表示:為進一步應對季節性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就醫需求,利用空置方艙醫院或體育館、展覽館等場地,轉化設置發熱患者服務點,方便發熱患者就醫,緩解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壓力。臨時服務點由二、三級醫院牽頭,派駐醫務人員,重點為6歲以上、60歲以下無基礎病的單純發熱患者提供開藥服務,進行醫保結算,服務點配置必要的急救藥品、設備和搶救床,保障患者安全。目前,西城、朝陽、豐臺等8個區已利用體育館等轉化擴容發熱診室49個,單日提升發熱患者接診能力4200人次。
經組織疾控和臨床專家研究論證,對于陽性感染者解除居家隔離建議如下:
對于居家隔離康復感染者自出現癥狀之日起計,居家隔離須滿7天;如居家隔離滿7天時未使用退燒藥情況下,發熱癥狀消退超過24小時,且其他癥狀好轉,可解除隔離,如仍有發熱癥狀,待發熱癥狀消退超過24小時且其他癥狀好轉后解除隔離,解除隔離后可返崗復工,無需進行核酸和抗原檢測。
特殊行業和崗位的隔離康復和返崗要求按照行業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目前各快遞企業已派出超過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遞服務工作
會上,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金京華表示,目前京東、順豐、德邦、丹鳥、極兔、圓通等企業已派出超過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遞服務工作,人員力量得到相應補充。指導各快遞企業制定特殊激勵措施,通過加薪、績效獎勵等方式,鼓勵基層網點和一線小哥提高上崗率。市郵政管理局還積極協調抗原試劑等物資、安排快遞員接種新型疫苗,為快遞員返崗復工提供支持。
京內分撥中心已基本不存在超期未處理的積壓件
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局長 金京華:截至目前,全市快遞企業產能整體上已恢復到正常的水平,人員上崗率提升到接近90%,京內分撥中心已基本不存在超期未處理的積壓件,快遞末端投遞效率明顯提升,快件從分撥中心到網點,從網點再到用戶的速度在明顯加快,快件分揀處理、市內中轉、末端投遞處理鏈條的運轉效率明顯改善。
12月15日—18日,連續四天每日快遞攬投量保持在1500萬件以上,其中投遞量均在1000萬件以上 ,12月17日達到1084萬件,較12月13日投遞量878萬件,增長了23%。
責任編輯:Rex_19